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半月谈丨农学博士为家乡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2022-08-08 15:09:57  来源: 新华网

农学博士为家乡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半月谈记者 田德丰 周宣妮

  云雾缭绕、大山环抱间,50多个塑料大棚里生机盎然,李世瑶在其中穿梭忙碌。农学博士毕业后,李世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乡,利用当地冷凉气候发展草莓种植产业,探索从试验、示范到推广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李世瑶:我出生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2001年到六盘水市第三中学上高中之前,一直生活在乡村。在外求学的这十几年中,家乡的绿水青山时常出现在脑海里,家乡的美好蓝图在我的大脑里一遍一遍勾画:留住绿水青山,发展乡村产业,致富父老乡亲……2016年6月,我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毕业,跟着导师在学校做了1年科研后,2017年选择回到家乡。

  本硕博我所学的专业都是农业水土工程。小的时候我就跟着父母一起务农,本身对农业就很熟悉,自己在外面学了十几年的农业,看到家乡和外面的差距,我坚信自己能够利用所学去改变家乡的现状,改造传统的耕作方式。

李世瑶在紫苏大棚中查看紫苏种子成熟情况。周宣妮 摄

  拒绝稳定的高校教职,博士毕业回家当农民,李世瑶的选择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身边人的理解。然而,用所学发展农业,用现代高效种植模式代替传统低效种植模式,李世瑶一步一步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李世瑶:六盘水最高海拔有2900多米,农业种植绝大部分为一年一熟,以前村民春天种一季玉米,到秋天收了地就闲置了,效益比较低。我将在陕西泾惠渠灌区做试验时研究的“山地冷凉气候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应用于对传统种植模式的改造:秋天收完玉米之后,再种一季冬小麦,等冬小麦第二年五六月份收获后,接着种一季玉米。一季变两季,能提高种植效益。

  刚毕业回来时,确实很困难。农业投资比较大,见效比较慢,许多村民因为不能马上看到效益,难免心里打鼓。而且,受制于自然条件,创业初期,引进任何新品种,都面临着失败的风险。但是,诚心得到回报,最终父老乡亲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有人出力,跟着我一起干;有人说家里有块地闲着,免费提供给我做试验田。他们的信任让我十分感动。靠着“发现问题就去解决问题”的不气馁信念,我们克服了初期的困难。

  这些年,李世瑶每天都在钟山区双戛街道中箐村的种植大棚里忙碌,培育种苗,“角逐”出最优良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利用当地海拔高、气温低、温差大自然条件发展起来的草莓种植等特色产业,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甜蜜。

  李世瑶:在平原地区,粮食作物可以通过机械化、智能化大规模种植,可是我们山区不行。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我觉得要发挥比较优势,发掘只有我们这个地方能种出来的特色产品。

  草莓是一种喜欢冷凉气候的作物,六盘水和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更低,和其他冷凉气候地区相比降雨量更充足,加上这里的土壤有机值能达到3%,特别适合草莓的生长。

  我们把目前最优秀的草莓品种引进来,综合观察不同品种的产量、品质、营养价值、抗病性,从中挑选出最优的品种。我种出来的每个草莓都吃得出辨识度,有巧克力味的、玫瑰味的、山楂味的、酒香味的、桃子味的,还有杂交出来的“萢儿”味草莓。

  在利益连接上,我积极探索家庭农场领办合作社,形成“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合作社的成员在基地务工,不仅每天可以拿到80元工资,每年还可以获得基地销售收入25%的分红,干活的村民同时也是“股东”,认同自己就是基地的主人。产业发展只有和老百姓的利益紧紧联结在一起,同进退共成长,才能走得长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更要手把手带着老乡一起发展。李世瑶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带动村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反哺故乡情怀的李世瑶,2021年被授予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获得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李世瑶:2017年6月左右,我刚回乡,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见我在地里做实验,就说去年自己在市场上买了种子回来种,然而收成不好,被家人埋怨了一年。她还询问我知不知道哪个品种好,明年她照着我说的去种。

  村民不知如何从市场上挑选好的品种,也没有渠道学习种植技术,种养既有风险,成本又高,存在门槛。我想,我可以带领他们迈过这个门槛,实现从0到1,以后他们就能逐渐发展起来。

  我的目标是把这里作为孵化器,成为一个试验示范的基地。有人想发展种植业,想种草莓或西瓜,我愿意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品种方面的指导服务。我一个人分身乏术,但是把村民都培养出来,把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队,统一管理、销售、分配,我们的产品进入市场竞争力会更强。

  为了选育优良品种,今年我又引进了20个草莓新品种、18个鲜食玉米新品种、13个籽粒玉米新品种、3个冬小麦新品种和2个大豆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希望筛选出更有市场价值、更适宜六盘水土壤及气候的作物新品种。

  下一步,我打算将初步成熟的模式和品种进行推广,形成产业,打造农产品品牌。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9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