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瓮安县“五下功夫”助力乡村振兴

2022-08-09 08:53:46  来源: 瓮安县人民政府网

  瓮安县乡村振兴局聚焦“目标任务、工作方式、政策机制”三个转变要求,对照中央、省委和州委确立的目标任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确定的法定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上下贯通、部门配合,分类分级、各司其职,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乡村振兴工作运行体系和推进约束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工作调度和督导,督促各级部门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严肃查处责任不落实、政策不落实、工作不落实等影响工作推进的行为。

  在实现有效衔接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两大战略平稳转型。根据中央、省委和州委有关政策,科学编制实施“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规划,督促县直有关部门根据上级出台的衔接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抓好瓮安衔接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认真研究解决衔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把握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推动工作目标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变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方式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变为推动区域发展;政策供给从政府投入为主转变为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的“三个转变”,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平稳转型。

  在防止规模返贫上下功夫,进一步巩固返贫致贫风险屏障。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强化系统监测、入户监测和重点监测,建立健全易致贫返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消尽消”。加强监测对象帮扶工作,坚持因户施策,按照“一户一档案、一人一措施”的要求制定完善帮扶计划。强化低收入人口帮扶,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积极统筹各级各类帮扶资源,对农村低保新增对象、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等易致贫返贫人口给予帮扶。对监测对象和低收入人口以外的脱贫群体,加强分类管理,落实好各项民生普惠性政策,坚决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壮大乡村产业上下功夫,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聚焦“133”产业发展定位,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按照“分类施策、长效联结”原则,紧紧贴合乡村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注重产业后续培育,纵深推进全县产业发展。持续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强镇、产业园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坚持补链、延链、强链相结合,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工作,突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坚持分类施策,加大政策及项目支持,着力把脱贫攻坚期形成的产业承续下来,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在推进乡村治理上下功夫,进一步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根基。坚持以党建引领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村干部能力素质培训,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围绕“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整合优化基层构架,积极探索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全面形成“多网合一、多元一体”的治理体系。打造司法服务前沿阵地,培养好村级法律明白人、群众自治带头人、文明新风宣传员,持续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强化发挥“三治融合”效应。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文明示范创建,不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强化村庄风貌管控,完善村庄规划,着力打造美丽村庄。

  在打造振兴典型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以点带面示范效应。认真学习借鉴省内外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的优秀经验,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紧扣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四个方面,科学制定好示范试点村庄规划和产业发展蓝图,聚焦聚力建好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紧紧围绕产业、组织、人才、文化、生态五大振兴,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原则,强化人才、土地、资金等保障,力争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社会安定和谐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彭松)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9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