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市化屋村发展苗绣蜡染产业吃上“旅游饭”
收入节节高 日子甜如蜜
大江奔流,峡谷雄奇,薄雾笼纱,清晨的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如诗如画。
在易地搬迁安置点苗绣车间里,苗族绣娘杨文丽身着盛装,打开手机直播带货:“这是我们新设计的一对小老虎玩偶,也是苗绣产品,寓意虎年大吉、万事如意。”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来到化屋村,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他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殷殷嘱托化作奋进动力。“一年多来,我们努力发展苗绣产业,传承苗族传统文化,越来越多苗绣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杨文丽说,2021年,化屋苗绣车间实现销售额160万元,带动60多名绣娘稳定增收。
一把蜡刀、一块染布、一袭长裙,正在化屋码头向游客展示蜡染技艺的蜡染师彭艺,成了乌江源百里画廊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彭艺与杨文丽,被称为化屋苗绣蜡染文化传承的“双娇”。与杨文丽不同的是,彭艺是汉族姑娘。
“化屋村辖3个村民组284户1133人,主要包括苗、彝、汉3个民族,其中苗族占96.7%。”新仁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说,在化屋村,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从小在化屋村长大的彭艺,虽然不是苗族,但耳濡目染对苗绣蜡染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拜苗绣技艺传承人杨琼为师学习技艺。
在杨琼的悉心指导下,彭艺很快掌握了苗绣蜡染技艺,也萌生了更大的梦想:把苗绣蜡染作为产业发扬光大。
于是,彭艺报考了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民间美术专业的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涯,开阔了思维,提升了技艺,让我找到了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路径。”毕业后,彭艺开办了工作室,致力于化屋苗绣蜡染产业的发展。
“既传统又时尚。”彭艺说,“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一年多来,我不断拜访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参加各种展览展示,努力向外界推介化屋苗绣蜡染。”
“我把自己当成了苗族姑娘。”彭艺爽朗的笑声,在化屋码头飘荡,“我一定会让化屋苗绣蜡染文化发扬光大。”
苗绣蜡染魅力无限,民族歌舞精彩纷呈。
夕阳西下,夜色渐浓,忙碌了一天的何兰民族山庄老板何兰坐在椅子上,一边擦拭脸颊的汗水,一边在微信群里召集歌舞队的姐妹,准备排练歌舞。
不一会儿,大家集中到村里的广场上。芦笙响起来,舞蹈跳起来,广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赢得游客阵阵叫好声。
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化屋,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拦门酒、跳花坡、篝火舞等民俗代代相传,芦笙舞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化屋村歌舞队队长的何兰目标很明确:传承好化屋苗族传统歌舞,让化屋民族民间文化与灵秀山水一道,成为化屋旅游发展的靓丽名片,带动乡亲们更好地吃上“旅游饭”。
在化屋村,何兰是村里第一个吃上“旅游饭”的人,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何兰说,这得益于民建中央的倾力帮扶,帮助化屋打通了出山路,完善了基础设施,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帮扶力度,新修了旅游公路,解决了电力问题,完善了服务设施,游客更是蜂拥而至。如今,村里开起了3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
“两层楼共560平方米,能够同时接待100多位客人,去年的毛收入达到了60万元。”何兰说,以前每逢节假日才有客人,如今每天都客满。一般需要提前一周预订,春节期间更是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2021年,化屋村共接待游客超过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30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292万元。”许蕾说,这是各级各界倾力帮扶,全村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结果。
凉风习习,深夜虫鸣。准备好农家乐第二天所需食材后,村民赵玉学又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的情景:“当时总书记和我们一起包黄粑,祝福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甜美。现在,我想向总书记汇报,在各级各部门帮扶下,我们家吃上了‘旅游饭’,收入节节高,日子甜如蜜。”(记者 谢朝政 翟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