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黄平:“家门口”就业让爱不再“留守”

2022-08-12 17:58:27  来源: 新华网

  上塘镇木江村烤烟育苗大棚内种植的西瓜。新华网 周远钢 摄

  新华网贵阳8月12日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不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搭建就业平台吸引更多群众返乡就业,广大乡村正实现美丽蝶变。

  “家门口”有了更多就业机会

  黄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职工姜光玉是挂帮上塘镇团坡村乡村振兴队队员,去年在团坡村开展驻村工作时,偶然看到一名留守儿童在与外出务工的母亲吴小维视频聊天,哭着想要母亲回来。

  烤烟是团坡村发展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烤烟生产中的育苗、移栽、收购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了解情况后,姜光玉想为留守儿童的家庭争取在家就业的机会,让母亲能够回家陪伴子女。

  37岁的吴小维此前在广东的一家制衣厂做工,经过姜光玉和团坡村村委会联系后,返乡留在村里的合作社做零工,参与烤烟生产的各个环节,每月能挣3000多元工资。“在家门口工作,既免了房租,又能陪着孩子,还能照顾老人。”吴小维笑着说。

  “这就是家门口就业的幸福。”姜光玉看着群众的笑容感慨到,能为留守妇女儿童带来幸福,就是对自己帮扶工作的肯定。据了解,和吴小维一样回到团坡村就业的村民大约有50人。

  “感谢党和政府以及烟草公司的帮助,给我们修路,能让姐妹们在家门口就业。”团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明珠作为村里的“带头人”,通过组建微信群实时分享就业信息,开展政策宣传,同时与黄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帮助全村6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就业。

  “现在村里除了烤烟、太子参等传统产业,还有白及套种吊瓜645亩、猕猴桃80亩、蓝莓210亩,另外种了些红脆李,开办了制香厂,也不同程度解决了在家妇女的就业问题。”石明珠介绍,下一步,团坡村将继续种植烤烟,同时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推进产业发展,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产业+”模式托起稳稳的幸福

  充分利用烤烟产业季节用工需求是上塘镇“产业+”模式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的一个缩影。在上塘镇木江村,已成立10年的黄平县方正烤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致力于为村民提供专业化服务,帮助群众减工降本。该合作社目前已有700多个社员,覆盖上塘、野洞河、新州、旧州等个乡镇。

  “之前在云南做餐饮,在外漂泊多年,能在家门口就业一直是我的梦想。”黄平县方正烤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贞华难掩喜悦之情,“回家创业后,能够照顾到家庭了”。

  “只要向合作社申请,他们就会派服务队到地里来,像起垄、施肥、移栽、采收等,他们分工清楚、操作熟练,干得又快又好,既省心又省力。”木江村烟农简世学说。

  “现在烤烟育苗大棚闲置期综合利用颇有成效,种西瓜、豇豆、水培芹菜真是一举多得。”李贞华介绍,随着今年5月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的开通,合作社希望能把绿色生态产品打造成木江村的一个亮点,努力把多元增收做大做强,让更多群众享受“产业+”发展红利,一起致富。(潘云 周远钢)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1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