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新农人”成乡村振兴“兴农人”

2022-08-16 18:10:23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秋收时节,残暑未退。在贵州省岑巩县羊桥乡姚寨村思南寨的山坡上,一棵棵挂着成熟玉米棒子的玉米秆,将幼小的黄精苗“护”在身下,将腰杆挺得笔直,独自承受着烈日的烘烤,尽管玉米叶子已被“烤”得卷曲焦黄,却是村集体增收的“香饽饽”。

  岑巩县羊桥乡姚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套种在村民夏云龙油茶基地里的玉米。(杨艺 摄)

  “这片玉米是村合作社套种在我的油茶基地里的,通过提前找好销路,带棒子的玉米秸秆是2毛5一斤,目前已卖出青储玉米8吨,收入4000多元。”夏云龙是这片产业基地的主人,也是姚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事长,他告诉笔者,为增加村集体经济,今年,村合作社在他的油茶基地套种了180亩黄精和100亩玉米,预计共可产出青储玉米40多吨,总收入2万多元。通过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多管齐下的模式,不仅能实现产产相融、管护双赢、一地多收,也为群众拓宽了持续增收门路。

  “现在村合作社的产业做起来了,我们夫妻俩一年四季就在村合作社的产业基地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正在玉米地里除草的谢开贤,夫妻俩都是残疾人,难以找到合适的谋生之路。家门口的产业基地,让夫妻俩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岑巩县羊桥乡姚寨村,村民谢开贤在村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基地除草。(杨艺 摄)

  人才强则乡村强。近年来,岑巩县羊桥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聚焦全县农业主导产业,通过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精准落实培育服务、因地制宜开展“菜单式”产业培训等,着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推进农村创业创新蓬勃兴起,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良好的返乡创业生态环境,为广大在外游子搭建了广阔的创业舞台,吸引了一批具备经营特长、文化水平高、阅历丰富、思想活跃的“新农人”逆行归乡,姚寨村村民夏云龙就是其中的一位。

  岑巩县羊桥乡姚寨村,“新农人”夏云龙(左)和村干在查看自家的油茶挂果情况。(杨艺 摄)

  现年48岁的夏云龙,1996年从西南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当过国企员工,在重庆经商近20年,在外事业有成有了一定的积蓄后,2012年,夏云龙选择了返乡创业。

  “在重庆经商时,看到那边的农村产业发展得好,农村很有生机和活力,而我的家乡却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乡村一片萧条冷清。”谈起返乡创业的初衷,夏云龙说,要改变家乡现状,只有保持一颗对家乡热土的赤子情怀,敢为人先勇当“农创客”,先做给群众看,再带着群众干,才能吸引各类爱农村、有情怀、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人”返乡入乡、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岑巩县羊桥乡姚寨村,“新农人”夏云龙(左)和村干在查看油茶林下套种的黄精长势。(杨艺 摄)

  回到家乡后,夏云龙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成立了贵州省亿丰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油茶种植、加工及销售、水产种苗繁育、中药材种植、苗木培育等。目前,夏云龙已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种植油茶372亩,有水产种苗繁育基地25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00亩、种苗培育生产基地100亩,一个集休闲垂钓、农业观光、娱乐餐饮、养殖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产业现年利润30余万元,每年解决就近务工1500余人次,公司已成长为黔东南州州级龙头企业。

  产业初见成效后,如今,积累了多年的行业经验、打通了销售链的夏云龙,作为致富带头人加入了“党社联建”模式下的姚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义务当起了该合作社的监事长,主要负责为合作社选产业、找项目、跑市场、寻销路等。

  岑巩县羊桥乡姚寨村,“新农人”夏云龙的水产种苗繁育基地。(杨艺 摄)

  “要做好农村产业,关键是要把握好‘精准’两个字”。夏云龙说,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及时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支持重点,遵循农村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精准选择产业,精准做好产业管理,才能把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目前,姚寨村采取“政府+合作社+大户+龙头企业”的运行模式,全村发展油茶2000余亩,黄精种苗100亩,种植林下黄精600亩,养鱼100余亩,全村有油茶种植大户8户,养鱼大户5户,产业每年可带动务工1万人次以上,年发放务工工资90万元以上。今年,姚寨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湖南省绥宁县农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育苗500余万株,现已销售种苗170万株,收入200多万元。

  夏云龙的油茶基地与水产种苗繁育基地交相辉映。(吴国明 摄)

  “下一步,我们打算依托县科协的帮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精准选择多花黄精和鸡头黄精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黄精的产量产值。”夏云龙说,村合作社将通过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服务、统一回收的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参与黄精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收。目前,村合作社正在申请将姚寨水库承包下来用来发展生态水产养殖,推进农旅融合发展。

  “‘新农人’有利于激发乡村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崭新力量。”羊桥乡党委书记石朝亮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全新产销模式,用短视频和直播引育“新农人”,让更多“新农人”逐梦乡村田野,身体力行争当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领跑人”,实现由“干得好”向“带得好”提升,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兴农人”,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周燕 杨艺 吴国明)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1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