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走进独山县玉水镇玉水村新坝组,干净整洁的串户路通往各家;农家院墙上,振奋人心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不时抱着孩子走过的妇人脸上堆满笑意,整个寨子让人耳目一新。
“新坝组共160户人家,有布依族、水族、侗族、汉族4个民族的16个姓氏,是比较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氏杂居的自然组。”玉水村第一书记何元标说,多年来,该组各姓氏各民族群众团结共进,助推新坝蓬勃发展,今年6月,新坝组被作为玉水镇乡村振兴示范点予以打造。
记者了解到,玉水镇以新坝寨为试点,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以基层党建为核心,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治”融合为指引,以“六小工程”(小公约、小民主、小服务、小调解、小乡贤、小家训)为抓手的“136”工作模式,通过选好人、建好制、管好事,深入开展基层治理。
2019年,新坝寨组建党小组,12名党员主动宣讲政策、积极参加寨务议事,党组织力量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党员带好头,群众也不甘落后。在镇、村两级统筹推动下,村民们积极加入到组管委、联户长等评选中,大家还群策群力,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管水制度”等,并定期开展“八比八评”,建章立制推动寨务管理常态化。
“新坝群众户数多,村民们选出8个联户长,每人负责十来户群众,确保事事有人管,并且能管好。”该村民小组网格员吴培宇说,联户长是政策宣传员、也是寨务管理员,在开展“八比八评”“法律进乡村”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村民曾纪亮是寨子里8个联户长之一,负责联系寨上12户村民,他会时常到联户群众家中帮忙照看独自在家的老人孩子。“大家选我出来,是乡亲们的信任,更是一份荣誉。”曾纪亮说,该组曾是乡场集散地,村民们从各处聚居于此,更懂得抱团取暖,寨上一家有事、家家帮忙。
在寨中行走,记者发现,院墙上有“曾”“陆”“潘”“韦”等姓氏牌,每块牌子上都有家训。
“我们推动‘六小工程’,将自治、法治、德治进一步细化到群众生产生活日常。”何元标说,在示范点打造中,他们注重挖掘和弘扬村寨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氛围营造,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在党小组带领下,8名联户长成为村民们值得信赖的好伙伴。今年6月,曾纪平获得黔南州优秀联户长称号,村民曾传训获得黔南州优秀村民小组长称号;合力推动庭院改造30户,拆除危旧房15栋,改造旱厕22个,先后建设党群活动中心、村民活动广场等公共设施,村容寨貌焕然一新;“六小工程”将措施细化到日常生活,村里事事有人管,事事管得好,近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十六姓氏大团结共建新坝寨,八条寨规齐约束振兴民族村”,正如党群活动中心门口墙上的对联所写,在“136”模式推动下,这个水乡深处多民族、多姓氏聚居的村寨将会更团结、更奋进。(记者 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