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南明区永乐乡:农村“五治”全面发力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2022-08-19 18:17:37  来源: 南明区融媒体中心

  作为南明区唯一的农业乡,永乐乡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围绕农村“五治”工作部署,以“精准到户”工作法为抓手,深入推动农村“五治”工作走深走实。目前,永乐乡农村“五治”工作取得阶段性实效,人居环境实现根本性、持续性好转,切实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治房”有成效 群众可安居

  永乐乡全面开展“治房”工作,将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同“治房”工作有机结合,全面掌握农村房屋基数,精准抓实危房分类治理,全面抓严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切实抓好村庄编制规划,在保障群众住房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让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

  目前,全乡本轮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基本结束,已对426栋老旧房屋进行安全隐患等级鉴定,其中鉴定为重大安全隐患381栋、一般安全隐患38栋、无安全隐患7栋。下一步,永乐乡将切实做好安全隐患房屋管控整治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水同治” 解决“排污”难

  永乐乡以“治水”为抓手,切实推动农村排污、治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

  实施6个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7073万元。其中,投资2300万元的山水桃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及设施项目于5月15日开始施工,已安装主管2237米,完成率24.12%;支管入户176户,完成率15.9%。

  开展“水厕同治”,提升农村“五治”联动。以永乐乡污水处理站管网和设施改造项目为抓手,将厕所改造与污水治理有机结合,在人工湿地及污水处理站前端修建大型化粪池,将厕改户产生的污水,经第一道化粪池处理后接入排污主管道,收入终端大型化粪池,经二次处理后接入人工湿地或污水处理站,解决农村污水治理难题的同时,同步推进户厕改造工作。

  全面“治垃圾” 乡村更美丽

  永乐乡通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持续完善分类基础设施、强化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等方式,提升群众垃圾分类意识,保障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工作中,永乐乡在干井村区级试点范围内150户农户家中投放干湿分类垃圾桶,由村民自行分类投放,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探索,推动群众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在农户分布较为集中区域开展垃圾源头分类试点,全面扩大永乐乡垃圾分类范围;开展评先比先,提升群众垃圾分类意识。以干井村为试点,评选垃圾分类优秀示范户,发放流动小红旗,形成做好垃圾分类“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目前,已开展4次评选,共评选出垃圾分类优秀示范户10户,发放流动小红旗10面、家庭垃圾桶22个。

  此外,永乐乡与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全乡范围内建成有害垃圾及可回收垃圾“一站十三点”,构建全乡可回收垃圾社会化有偿回收架构,促进资源型垃圾有效回收,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精准“治厕” 解决“大民生”

  永乐乡根据每户不同情况,制定“一户一策”方案,确保“小厕所、大民生”工作顺利实施。对无力承担“改厕”费用的部分经济困难户,由区、乡领导联系社会企业、爱心人士开展兜底保障,确保“改厕”不漏一户。

  全乡“改厕”目标任务为201户,目前,已开工191户,开工率95.02%;已完工141户,完工率70.15%。

  强化“治风”宣传 营造文明乡风

  永乐乡从四个方面深化“乡风文明”建设。采取绘制“治风”文化墙、张贴横幅海报、制作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营造“治风”浓厚氛围;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坝坝会、入户宣传、发放农村“五治”明白卡等形式,面对面向村民讲解“治风”政策知识;通过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治风”内容;各村通过建立健全“一约一会”,将“治风”要求写入村规民约,发挥基层自治作用,有效约束、规范村民办酒行为。

  截至目前,永乐乡在乡主干道及各村民组显眼位置悬挂横幅210余条,张贴喷绘标语130条、大型喷绘2幅、宣传海报200张,绘制“治风”文化墙40余面,设置景观小品5处,向群众发放《贵阳贵安移风易俗倡议书》5800余份。全乡召开党员大会18次、村民代表大会24次、坝坝会35次,入户宣传160次(涉及3000余户),发放“治风”调查问卷8000余份。

  下一步,永乐乡将不断总结深挖问题根源,探索尝试新模式,明确各方工作职责,逐步破解工作瓶颈。同时,因地制宜加快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确保全乡农村“五治”工作高效推进。(杨婷 毛永屹)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29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