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岑巩:秋收好“丰”景 秋粮抢收忙

2022-08-31 16:15:23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秋收好“丰”景,秋粮抢收忙。

  在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坝区5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经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的“烤”验,枯黄的玉米秸秆挂着累累硕果,萎靡的大豆植株结着丰满豆荚,秋粮作物们以“不堪的形象”迎来了收获的好时光。

  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坝区5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吴啟萍 摄)

  基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一排排挺立着的玉米植株连秆带穗被一并“吸入囊中”,摘棒、剥皮一气呵成。几个来回后,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玉米倾泻而出,很快堆满了运粮车,三个多小时后,这批“新鲜出炉”的玉米将到达远在安顺普定的“新家”。

  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坝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产出的玉米颗粒饱满。(吴念 摄)

  “我们的玉米是和安顺市普定县金穗米厂提前签订了销售协议的,价格根据玉米的含水量而定,实行分批次检测,含水量在35%以下,在每斤7毛8固定价格的基础上,含水量每降一个点价格就高一分钱,反之高一个点则减一分钱。”天马镇白岩坪村委会副主任阳云川说,经过持续高温天气的晾晒,玉米的含水量已经很低了,趁着天气晴好,采取机械作业抢收,不仅能提高采收效率,减轻劳作强度,也能让玉米卖出个好价钱。

  收割机将玉米棒子进行脱粒后装车。(吴念 摄)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岑巩县天马镇严格贯彻落实粮安责任制要求,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政策性支持和市场化收购“两手抓”,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优先落实粮食规划布局、强化保价稳供能力,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让国家“粮袋子”更安全,让老百姓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经过收割机摘棒、剥皮后,“新鲜出炉”的玉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吴念 摄)

  今年以来,天马镇将坝区作为粮食生产“主战场”,在坝区推行 国家重点示范稳粮扩油项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并以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支撑起粮食丰收的“新希望”。

  “结合坝区地理环境、气候类型、土壤成分等因素,我们种植的是紧凑耐密植、高产高抗的玉米品种及耐荫、抗倒伏的大豆品种,玉米种2行,套种的大豆种3行,这样能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 天马镇白岩坪村党支部书记瞿秀芝介绍,为充分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省、州、县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在品种选择、幼苗栽种、施肥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销售等各环节开展“点对点、面对面”保姆式服务,确保粮油产业种得好、卖得火。

  收割机在采收玉米。(吴念 摄)

  “由于品种选择得好,技术指导到位,面对旱情及时浇水‘解渴’稳产,最大限度保障了产业质量效益。”瞿秀芝说,虽然今年是村集体合作社第一次推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但通过推行良种良法配套高效生产技术,实现了生产生态多赢和一地双收、稳粮增收。今年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大豆平均亩产80公斤左右,每亩比传统单独种植更划算些。同时,村合作社通过与贵州金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订单销售合同,公司按照高于市场价1块钱的价格采购大豆用作种子,更增加了产业收益。该种植项目预计共可为村集体创收60万元,除去人工成本、土地租金、农药费用等,纯利润20万元左右。

  岑巩县天马镇白岩坪村委会副主任阳云川(左)在查看大豆的结籽情况。

  “我负责组织工人务工,并给他们安排好活路,自己也带头干,10元一个小时,多做多得。”由于认真负责,勤劳肯干,65岁的村民何玉成被村合作社聘为管理员,何玉成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1300余人次家门口就业增收。

  村民将采收的大豆打捆。(吴啟萍 摄)

  今年,岑巩县以村集体合作社为主要种植主体,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9万亩,在全县11个乡镇建成200亩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36个,目前,已全面进入采收阶段,预计总产值达3600万元左右。(周燕 吴念 吴啟萍)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6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