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新时代的贵州人丨陈力之:子承父业护林子 开发林下挣票子

2022-08-31 14:59:35  来源: 天眼新闻

  “守好林子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一刻也松懈不得,一个角落也不能放过。”连日来的高温晴热少雨天气给森林防火带来很大压力,遵义市湄潭县鱼泉街道土塘村生态护林员陈力之每天一早上山巡林,排查火险,组织宣传,劝导群众,他和另外10名护林员一起尽心守护着村里1万多亩的林子。

  保卫山林安全,是使命也是心愿。生于大山长于大山,陈力之从小便跟着护林员父亲种树护树。在他看来,满目青林是父辈一辈子扎根深山的心血,父亲去世后,他接过接力棒。

  土塘村是鱼泉街道最为偏远的山村。随着封山育林、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政策的推进落实,群众植树护林意识逐步提升,一代又一代生态护林员恪尽职守,荒石坡换上了绿装,森林覆盖率达到71.8%。

  靠山吃山。2018年,脱贫攻坚如火如荼,年轻好学的陈力之守着万亩林子,盘算着走林下经济的路子。

  经过调研与学习,2019年,陈力之集资成立贵州力之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建设林下家禽孵化育苗基地,完成孵化鸡苗、鸭苗、鹅苗3万余羽,还带动6户脱贫户稳定就业。初次试探即获成功,这让他坚定了“吃山”新法子。

  由于林下养殖对生态有一定影响,发展规模受限,非长久之计。他萌生新的想法:“当地盛产马桑树,树下专生野生马桑菌,马桑菌口感鲜美,经济价值高,鲜菇零售价每斤30多元。”

  转战林下菌,陈力之用了4年时间,四处学习,不断实验。菌种培育、种植管护、商标注册、品牌搭建、产销疏通……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格外上心。

  2019年,种植一千棒,产量300斤,失败;2020年,种植一千棒,产量800斤,有进步;2021年,种植三千棒,产量3000斤,成功……在陈力之的创业笔记本里,一行数据展现了创业的艰辛。凭着笃行与认真,今年,林下菌产业迎来大发展。

  为了大力支持村里林下经济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当地政府给土塘村下拨了200万元林下经济建设项目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土塘村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目前建成400多平方米的菌包菌棒生产厂房,配置年产20余万棒产能的全套生产设备,建成万棒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

  “现在工厂处于试运营阶段,每天要生产四千棒菌棒,接到遵义周边县区的订单超3万棒,产值近20万元。”陈力之介绍,今年公司与村合作社小规模种植林下马桑菌1万棒,预计鲜菇产量1万斤以上,综合产值可在30万元以上。

  在陈力之示范带动下,同村的护林员吴云梅去年尝到了甜头,今年就种植了1万棒。村里另外5户脱贫户也纷纷参与,由陈力之提供菌棒、技术服务、回收产品。不仅如此,该公司每年可带动稳定务工15人。

  “林下经济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政府积极提供扶持和实施产销对接。这两年,借助各种展销机会,我们把马桑菌带到北上广深,深受消费者喜爱。”陈力之说。

  怀着对山林的敬畏和热爱,凭着敢闯敢干的劲头,陈力之用青春汗水守得青山见金山,带领更多群众奔向村美民富的幸福路。2021年,他被授予“最美生态护林员”称号。(记者 吴采丽)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6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