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赤水市:众志成城抗大旱保供水保秋收

2022-09-01 15:51:24  来源: 赤水市水务局

  今年7月以来,赤水市出现极端高温天气,35℃以上47天,40℃以上21天,高温总日数达到历史最高,降雨量达到历史同期最少。特别是8月以来,14个乡镇相继出现严重旱情,田地干裂、草木干枯、人畜饮水困难。

  旱情出现后,赤水市迅速启动抗旱Ш级应急响应,编制城区和14个乡镇“一乡一策”抗旱保供水应急方案,成立抗旱救灾综合工作专班,调动全市开展抗旱保供水、抗旱保秋收工作。

赤水市委书记汪能科在乡镇调研指导抗旱工作

  赤水市要求全市领导干部要第一时间下沉各个乡镇帮助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动态掌握乡镇抗旱情况,千方百计保群众基本用水安全,想方设法保粮食安全。

工作人员不舍昼夜紧急抢修供水设施

  与此同时,赤水市水务、应急、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与各乡镇密切配合,在赤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干部深入一线,与群众一起找水源、疏渠道、铺管道,消防车、洒水车全部出动。

  “长沙镇的镇情、村情我最熟,我知道哪里可以找到水源,我必须留下来。”赤市水务局何良平紧急暂停公休外出,投身抗旱。

党员干群紧急铺设供水管网

  8月以来,全市6000余名干部驻扎一线,积极参与寻找水源、应急送水、调水分水等工作。

  持续高温,水分蒸发迅速,河、库水位持续下降,水源枯竭,城区供水无法取水等水源问题接踵而至。

群众紧急疏通渠道

  “抓好供水工程蓄水保水供水,科学谋划,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统筹调度现有水资源。”赤水市抗旱救灾综合工作专班紧急调度全市水资源,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城乡供水安全。

  同时,迅速启动城区金龙水库备用水源,紧急采购2台应急抽水泵、2台大功率抽水机每日可补水2.8万吨,并在河下游设立临时抽水泵站,直取河水用于市政和绿化,减轻城区公共管网供水负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14个乡镇新增抗旱水源117处。

昼夜不舍抢修供水设施

  针对水资源较为短缺的高海拔地区,实行分时分片分段供水,在市水务局统筹调度下,乡镇水务站干部、基层管水员深入“责任地”,对全市307处集中式供水点查看水量,并对水量不足的134处集中供水点采取分时供水。

  赤水市水务局局长张宪陶介绍,旱情发生前,赤水市气象、水务就提前进行了研判,针对可能出现的旱情,对各水库提前关闸储水,保障水库高水位蓄水,为抗旱保供水创造了条件。旱情发生后,及时算好全市“水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对水源进行合理调配,在保障群众生活用水的同时保障了秋收时段的农田灌溉用水,将农作物损失降到最低。

  为保障全市饮水安全不漏一村,不漏一组,不漏一户,赤水市启动受灾群众一户一包保机制,重点关注边远散户和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落实受旱百姓包保责任人和保供水措施。

水务站干部为群众送水

  自8月份以来,赤水市水务局调度各乡镇对辖区内灌渠进行全面排查,发动管水员和群众参与供水管网巡查抢修,排查修复破损管道319处,新铺设管道166.04公里,组织水车送水1249车,摩托车送水165次,累计送水34515人次,覆盖受灾农户7710户23029人。

  在大同镇天桥村,一辆辆穿行在乡村的送水车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嘟嘟、嘟嘟嘟”随着喇叭声鸣,村民们开始激动起来,“送水车来了,快去接水啦!”“要不是政府组织每天送水过来,这么热的天,没水喝日子咋过哦!”“师傅们,辛苦了!”大伙你一言我一句,话里话外都充满着感激之情。

  送水车一到,村民们便自觉排队取水。笔者看到,在车灯的照射下,一股股清水哗哗流出,流进水桶、水袋、水壶,前来取水的有老人、年轻人、小孩,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甜蜜的笑容。

  在这次抗旱保供水战役中,全市党员带头、干群合力,勠力同心,在抗旱一线筑起了坚强的红色堡垒,最大限度减少旱灾损失,守住民生底线。(黄森)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6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