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22时,没有往日小吃店的熙熙攘攘,少了饭后遛弯的居民,临时静态管理中的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显得异常安静。
叮咚、叮咚,青云路278号,一间临街门面还亮着灯,门铃声不停响起。“这里还开着门!”顺着灯光,一辆辆电瓶车驶来停在路边,仿若夜间归航的一叶叶小舟,循着灯塔的指引,安心地驶入港湾。
“有……大米吗?”环顾店内,身穿黄色制服的跑腿小哥犹豫问道。
“还有,一人可以买一袋。”年轻的老板回答。
“那还有红牛吗?”声音里透着一股喜出望外。
“有,你要几瓶?”
拿货、装袋,付款,跑腿小哥提着满满一袋物资满意地离去。
大米、面条、老干妈,零食、可乐、矿泉水,还没来得及分拣的货品成箱堆放在过道里。老板林鑫磊和店长刘文会在店里穿梭,像变魔术一般掏出各种货品。
“因为附近没有大型商超,经过市场监管部门协调,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便利店作为一个临时物资点开放。”林鑫磊说,店员大多因为静态管理不能到店,这几天,只有他和店长两人值守。从早上7点撑到现在,两人都不时捶着腰。
“方便面两件?不行太多了,大家匀着买。”
“零食?你要多少钱的,特殊时期不能进店,让老板给你配行不。”
蓝衣、黄衣、黑衣的跑腿小哥各自打着电话,回复微信语音,沟通着居民的需求。
“蔬菜我刚刚看沃尔玛还有,但是水果没了。”
“我昨天今天都在这家买,一直开门的。”
等待备货的时间,小哥在门外交换着“情报”。
时间来到23时45分,夜深了,驶来的“物资小舟”逐渐减少,奔忙一天的跑腿小哥清空了货筐里的物资,赶来给自己买一口吃的。
已经关掉收银机的林鑫磊拿出面包和水,准备送给小哥,没想到小哥连连摆手。
“好好,我收你。”林鑫磊掏出手机,小哥确认转账成功,才拿着面包离去。
深夜,在这个城市的小小角落,有一群普通人,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这个城市。
“老板,你明天还开门吗?”小哥在门外问。
“开,7点就开!明天再来。”林鑫磊朝小哥挥了挥手。
便利店的灯光暗了下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记者 庞博 陈大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