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在大家都居家静态管理的时候,依然有这么一群人,穿梭在大街小巷、社区超市,在疫情防控和民生保供战场双线作战,在自己最大的流动半径内做好自己最好的服务。他们脚下的足迹、行车的轨迹勾勒出了一幅幅战“疫”人的群像图,留下了一个个“特别”的故事。
志愿者梁娟:流动半径1km
9月7日是贵阳贵安开展全域核酸抗原检测首日。志愿者梁娟所在的贵山居委会志愿者队伍,接到了前往远丰贵府小区,为80余户居民共200余人入户分发抗原试剂盒的任务。
自疫情开始,她就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社区内奔忙,连水也不敢多喝两口,一天下来腰酸腿疼。
“志愿者工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了才知道其中的难处和辛苦。好在我不是一个人战斗,志愿者小伙伴们给了我很多动力,居民们也给了我很多感动。”梁娟说,在这场战疫里,她看见了很多凡人微光,正是这些守望相助的点滴力量汇聚成了强大的抗疫动力。
外卖骑手雷志政:流动半径10KM
排队、扫码、做核酸、上传核酸证明……一大早,云岩外卖小哥雷志政做完核酸检测后,便骑上他的电瓶车,开启了一天的配送工作。
一顶头盔、一个手机、一辆摩托,就是他的“武器”。在这个居民不能出门采购的特殊时期,雷志政和他众多的伙伴就成了运送物资的主力军,肩负重任。
“平均每天要送40余单外卖,每次都是载得满满当当、手提肩扛的。”雷志政说,他每天就是接单、送货,穿大街、跑小区,来来回回,一趟又一趟。
“虽然外卖员只是一份很平凡的工作,但能在这个特殊时期,为大家提供帮助,也觉得很有意义。”雷志政说,他们也不是不怕危险,但想到如果没有外卖员,很多居家的人还真吃不上饭。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健康,顺利将物品送到市民手中,静待城市快快好起来。
黔东南州援筑医疗队员龙芳芳:流动半径230KM
9月5日凌晨5点,云岩区希尔顿花园酒店。剑河医疗队的龙芳芳和179名战友正火速集结,准备前往各点位为群众开展核酸检测,龙芳芳的目的地是城西小学点位。
经过长途奔波,龙芳芳还来不及好好休息,就开始了紧张的战斗。
“师傅,半山小镇这坡太陡,公交车不好掉头,您就让我们在这边下车,我们自己走过去就行。”仅于日前到过一次点位的龙芳芳的队友们,已将点位路况牢记于心,只为了节省时间,更快投入疫线。
7点,龙芳芳开始了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阿姨,您张开嘴,舌头不要往上顶,很快就行。”2019年至今,龙芳芳先后援助武汉、铜仁和贵阳。三次援助经验,让她兼具强大内心和专业技术,足以从容应付各种疫情防控工作。
三次援助,三次离家。每一次,龙芳芳都义无反顾,这是一个医者的仁心,一个医者的责任。
企业爱心人士李雅军:流动半径600KM
9月8日,金世旗国际控股集团、云南国惠农业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贵阳市云岩区捐赠100吨蔬果,硬核支援云岩战“疫”。
凌晨5点,云南国惠农业法定代表兼总经理李雅军跟随着10辆载着满满当当蔬果的大卡车从云南弥勒出发,疾驰向云岩。
他此行的任务,就是将这批新鲜蔬菜及水果及时给云岩群众送到,与大家齐心抗疫,共渡难关。
当天15点20分,10辆运输车按照预定的路线,分别前往云岩区18个街道(镇)。16点30分,文昌阁街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辖区的困难、特殊家庭送上了首批物资。
这批蔬果,从弥勒的仓库到云岩居民的家中,只用了短短的10余个小时。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和真诚。”李雅军说,希望这批物资能解大家的燃眉之急。
患难见真情。无论是家门口近在咫尺的“守护”,还是来自远方千里奔赴的“支援”,在这场战疫中,这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一步步“流动”的足迹,温暖着每一个人。(赵倩倩 陈飞宏 张钰佳 刘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