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100名遵医检验专业学子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侧记

2022-09-24 18:29:39  来源: 天眼新闻

让最美的青春在贵阳抗疫一线绽放

——100名遵医检验专业学子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侧记

  风雨同舟,共筑家园。

  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在贵阳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遵义医科大学的100名在校的检验专业的学生闻令而动、迅速集结、昼夜兼程,志愿参与到贵阳市的疫情防控的“核酸检测”工作中。

即将进入方舱的同学们。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偶然的机会,记者走近这群学子。

  “安静而漆黑的秋夜里,方舱实验室外窸窸窣窣的虫鸣声,方舱里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我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天一晚地忙碌后,天已然大亮。早上八点,我们开始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在缓冲间脱去三级防护。卸下层层‘装备’之后,大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去休息,第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从9月15日凌晨0时30分赶到贵阳至今,遵义医科大学检验专业的学生郑荣举、常飞飞和其他98名学生在经过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王露楠主任和贵州省临检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分别从核酸检测原理、样本检测流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防护服穿脱流程、医疗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了3天的线上专题培训后,迅速投入到贵阳一线抗疫的战斗中。

同学们在拆卸提取试剂的外包装膜。

  在接到省抽调检验相关人员支援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的通知文件后,遵义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何志旭、校长刘建国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于当晚22:00迅即集结100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并对全体学生开展动员讲话,以及安全风险防范、团队纪律等培训后,由学校王达利副校长连夜带队赶到贵阳,全体队员精神饱满、并肩作战,不停地对全员城市核酸检测人群开展实验室前期布置以及检测前样本的拆包、分拣、归类、信息录入等工作。

  支援贵阳疫情防控的“核酸检测”工作中,这是遵义医科大学100名检验专业的学生志愿者此次贵阳支援工作的任务。

  “9月初贵阳出现疫情,遵义医科大学立即组织支援,而我俩也响应号召来到了贵阳,开始了我们支援抗疫工作。希望贵阳的疫情尽快结束,大家一起努力,加油!”郑荣举、常飞飞告诉记者,正如歌曲《中国力量》中唱到“退后一步是平安的港湾,向前一步是未知的危险。我们奋勇逆行,不恐惧,不放弃,我们肩并肩”。我们遵医学子,内心常怀“明德笃学,求是致用”的校训精神,面对危险,迎难而上,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用自己的行动,用我们的知识告诉父辈:“我们已经长大,我们可以。强国有我,请党放心。”

在方舱工作了10小时刚出方舱的同学。

  “我们很荣幸能够有机会投入到贵阳抗疫一线,将自己所学专业用于实践当中,抗击疫情,也真切地感受到疫情下的生活。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都回到正轨。”疫情面前,总需要有人勇敢前行,奔赴抗疫一线。遵义医科大学2019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郑荣举、常飞飞同学却从未想过,自己将成为抗疫支援大军中的一员。

    多难兴邦精诚志,同心同德显担当。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疫情当前,青年先行。9月初,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猝然发难,肆虐贵阳,遵义医科大学接上级通知,因疫情防控贵阳核酸普查的需要,在校招募志愿者。学校领导、辅导员及教研办老师带头主动请战,学生们纷纷响应,短时间内遵义医科大学100名医学检验专业的学子们在他们的请战书上按下一个个红手印,积极走进贵阳新冠抗疫一线,承担病毒检测等任务。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向前辈们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誓言,让青春在担当和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疫情之下,彰显人心。新冠病毒或许只是时间轴上的一粒灰,但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

  遵义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副院长闵迅对即将进入方舱的同学开展核酸采样技术培训。

  这100名学生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魏在荣副院长、遵义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天会展中心气膜方舱技术总负责人)闵迅等领导和遵义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团委副书记付裕等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奋战在一条隐形的战线,与病毒短兵相接;他们用血肉之躯构建起实验室里的“永动机”,不分昼夜地传递着“重要情报”;接到支援贵阳抗疫的任务后,一声声“我报名”“我愿意”不绝于耳,他们积极配合贵阳市社区防疫工作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着青年大学生的风采,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也筑起了一道道防疫攻坚的铜墙铁壁,成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大后备力量。

  9月16日以来,贵阳贵安将开展新一轮全域核酸检测,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量剧增,一管管标本在遵义医科大学100名学生检测人员的手上转运、拆封、编号、配置、加样、提取、转板、扩增、审核,经过一道道程序,变成了一份份报告,24小时不停歇、不间断。

  同学们在遵义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副院长闵迅等老师的带领下,一人身兼数岗,承担数倍的工作量,大家都毫无怨言。正是大家的这种奉献精神,才保证了每一位民众的检验报告及时准确发出。

  据不完全统计,9月17日同学们在气膜实验室共处理标本量达20万人份,9月18日更是达到60余万人份,9月20日更是达到了70多万人份。如此高效率的产出给贵阳抗“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就是新时代“派得出、用得上、靠得住”的遵医检验人!(记者 黄杏)

[责任编辑: 刘昌馀]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2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