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在有理》解锁“千年之变”密码:安顺西秀“志愿+”新模式 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大局贡献度

2022-11-05 17:31:41  来源: 新华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作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县(区),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团委着力改革组织设置和动员机制,积极探索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从队伍培育、品牌打造、实践拓展等方面共同发力,不断丰富拓展基层组织形态,形成常态化“志愿+”服务新模式,画出了青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更好凝聚团员青年的“同心圆”。

  “春晖行动风筝计划”助力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力量培育,构筑志愿服务“一核多元”队伍

  为切实推动更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达到服务社会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双赢”局面,西秀区找准着力点、抓住突破口,广泛链接各方资源、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有效建立起“水深池满”的志愿服务力量“蓄水池”。

  青年志愿者到西秀区彩虹社区开展农村儿童心理引导员培训活动。

  充分发挥青年志愿服务协会力量统筹作用,广泛动员属地机关、学校、企业、两新组织团属力量参与,依托3个团办青年社团载体,按照服务时间、服务意愿、擅长领域、兴趣爱好等分类建立志愿力量资源库,为乡村振兴、扶贫助困、疫情防控、文明创建等常态化志愿服务提供人才支撑。改革以来,青年志愿者资源库已储备3062名志愿者。

  以共青团西秀区驻外大学生工作委员会为轴心,组建驻外大学生工作站,由大学生竞聘为工作站站长,广泛联系辖区省内外大学生,招募大学生志愿服务力量1421名,为基层党委政府储备志愿服务工作力量。

  依托线上支教方式,按照双向结对模式引入省内外知名高校志愿服务资源,与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4所“985”重点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拓展区外青年志愿服务力量,形成广泛辐射带动效应。改革以来,已储备省内外高校志愿者资源362人。

  “志愿+”品牌创建,打造志愿服务“特色明显”项目

  强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团委及爱心协会组织合作,打造“西秀团团云课堂”全新志愿服务品牌。采取“云”端集中授课方式,通过“辖区学校订单—团委按需接单—高校志愿派单”的方式,建立“1+5”双向结对机制,由1所重点高校结对5所西秀区学校开展网上支教、寒暑假辅导等志愿服务,实现“1所学校—多所高校”+“1个老师—多个班级”的效率化提升。

  西秀区推进志愿课后服务常态化暨“西秀团团云课堂”清华大学学生课后服务活动启动会。

  推动常态化“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项目和动态化“七彩假期·情暖童心”项目有机结合,鼓励引导青年就近就地向社区报到,围绕素质拓展、自护教育、课业辅导等内容,组织青年志愿者优先为烈士子女、困难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提供服务。

  整合各方面资源优势,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与“星火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志愿服务项目长短结合,在持续选派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定点服务基层的基础上,通过共青团自主发起的“星火行动”品牌广泛招募寒暑假返程大学生志愿者,发动志愿者2.5万余人为基层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工作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青年融入,提升志愿服务“作用发挥”效能

  在疫情防控中,1516名西秀青年和返乡大学生组建24支青年志愿战“疫”先锋队,投身到联防联控、心理疏导、生产支援等岗位,3400名青年志愿者就近报到,主动参与到基层防护网格中,协助开展信息录入、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生活保障、防疫宣传等工作,发挥了青年志愿服务体现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的关键作用。

  青年志愿战“疫”先锋队为西秀区安平居委会配送物资。

  牵头组建“青年党员进(村居)社区”宣讲团开展文明创建宣讲,组织2600名青年志愿者和红领巾小小志愿者进村(社区)进行文明值守、文明城市测评及知识宣传普及,开展“暖冬行动”“重走长征路·激发正能量”公益徒步、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158次。

  西秀区把服务大局作为志愿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把树立远大理想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相结合,持续提升青年志愿服务大局贡献度。

  专家点评:

  近年来,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队伍不断壮大、活动日益丰富,社会影响力与大局贡献度持续增强。但品牌意识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活动开展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出现应急式、形式化的问题。共青团西秀区委抓住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这一契机,积极探索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把队伍培育、品牌建设、实践参与等作为主要抓手,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在众多领域凝聚了力量、取得了实效,有力提升共青团的大局贡献度。

  踏上新征程,要充分发挥共青团联系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思路举措,加大志愿队伍培育扶持力度以增强有效动员、广泛参与的凝聚力,拓展志愿品牌建设创新深度以增强持续辐射、示范带动的引领力,提高志愿实践融入发展广度以增强参与治理、服务大局的贡献力,全力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再上新台阶、书写新作为。(贵州财经大学团委书记 雍新艳)

[责任编辑: 刘昌馀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