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青年手艺人,指尖上的“守”艺

2022-11-07 09:42:47  来源: 贵州日报

詹跃正在制作面塑“布老虎”。

  一块面团可以做什么?

  在其他人手里可能做成面条、饺子、包子……但在“85后”小伙詹跃的手中,面团会变成一件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

  近日,笔者见到詹跃时,他正准备制作传统的面塑“布老虎”。只见他用玉米淀粉、三维乳胶粉、食用甘油、苯甲酸钠混合调制,再加入各种色料把面团揉搓成不同颜色,几经捏、搓、揉、掀,用工具灵巧地点、切、刻、划,随着手指翻飞,面团变成了一个憨态可掬的老虎形象。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从学习基本功到精通这门手艺,詹跃整整坚持了16年的时间。

  詹跃是绥阳县大路槽乡人,从小在老家看着老人们做泥塑,就比较感兴趣。2006年,刚满18岁的詹跃远赴浙江温州从事餐饮行业酒店管理,在跟班学习中接触到了面塑。

  这门手艺容易上手,一团面、一套工具就可以操作,他很快便迷上了。

  自己买教材、做工具,詹跃从最基本的卡通造型做起。工作之余,他不停地钻研面塑技艺,利用有限的休假,走南闯北拜师学艺。

  “那时候一个月有4天休息,我就去逛书店找面塑大师出的书,通过书上的联系方式联系上后,我就买车票去登门请教。”

  名师指导加上自己潜心钻研,詹跃很快就掌握了彩色面塑精加工的设计、步骤和配方,他的面塑水平日渐提升。

  多年的坚持,詹跃的面塑技艺突飞猛进,面塑作品愈发逼真。他凭借这门手艺担任多家星级酒店的凉菜主管,获评中式雕塑烹饪艺术工程师、高级食品雕刻工艺师、高级传统面塑工艺师等称号。

  2021年,詹跃从温州回到家乡绥阳,依然一边从事烹饪,一边继续提升面塑技艺。

  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成了他潜心钻研的一方天地。在这里,他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保持屏气凝神的姿势,专注于一件作品的“雕塑”。

  “面塑的精髓在于‘做加法’,我提前做好模子,将不同颜色的面做成零部件,一点一点地给它添加成型。”诸多面塑类型中,詹跃最喜欢塑造的还属人物形象。但他坦言,最难塑造的也是人物形象,捏一个卡通小玩偶通常只需1小时左右,而捏一个人物至少需要耗费5天以上。

  “因为人体结构需要用铁丝架固定,做人物的衣服还要学裁剪、量尺寸,最难刻画的是面部表情,喜怒哀乐你都要去观察,还得学会面部化妆……”有时为捏好一只眼睛或是一个表情,他创作前要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参考名家的工笔人物作品,力争达到最传神的效果。

  在詹跃的工作室里,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摆满了一面墙,涵盖古今人物、花鸟山水、卡通动漫等众多题材。面塑技艺愈发娴熟的詹跃,尝试探索新技艺,让传统面塑焕发活力。

  他现在制作面塑的原料都是新型配方,相比用面粉、糯米粉和食盐等为原料的传统面塑,视觉冲击力更强、保存时间更久,也更具收藏性。

  因为热爱,今年34岁的詹跃坚守16载,初心不改。

  今年7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这项技艺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面塑对詹跃来说不仅仅是爱好,更是一份责任。

  “手艺人也是‘守’艺人,只有守住了内心的坚持不懈,才能称为手艺人。今后,我想把这项非遗技艺以教学的方式在家乡传承下去。”詹跃的话语中,有一丝自豪,有一丝期待。(李前勇 李艳)

[责任编辑: 吴雨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06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