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省科协:精准“滴灌” 助力发展高质量

2022-11-10 11:37:5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11月10日电 今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推动科研科普深度融合,形成科研科普“双向奔赴”的新局面。

2022年丹寨县“全国科普日”医生为群众义诊现场。

  “双向”已明,如何“奔赴”呢?

  贵州省科协按照“强化政治引领,凝聚科技力量,担当科创重任,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以“四服务”聚焦主责主业,提出“四五纲要”工作思路,科技科普的精准“滴灌”,为贵州省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协力量。

  识才育才用才 点燃创新引擎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的根本便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贵州省科协注重培养、举荐、吸引各类科技人才,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贵州大力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评优表彰培训活动,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热情。过去五年,全省共评选表彰贵州省“青年科技奖”90名、“优秀科技工作者”60名、贵州省“最美科技工作者”65名。

  从坚守教学和科研一线30年、筑牢贵州农业农村现代化种业根基、贵州大学教授、贵州省蔬菜专班副班长张万萍;到成功攻克技术瓶颈,实现我国熔断器从“零”到“宇航级”跨越的中国振华集团云科电子有限公司车间主任杨舰……正是一位位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怀揣着同一颗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创新动力。

  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人才。多年来,省科协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持续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并通过服务各类人才举措,在科技领域持续发出贵州爱才、敬才、惜才、用才的强烈信号。

  强化阵地建设 传承智慧之光

  这些年来,“去科技馆逛逛”已是众多家长遛娃的选择。为了提供更佳的体验感,贵州省科协不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着力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

  省科协充分利用贵州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农村中学科技馆等科普阵地及载体开展科普活动,5年来,仅贵州科技馆便接待观众150万余人次。目前,贵州科技馆新馆建设立项,并已纳入2022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预备项目。

  科普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只有攥紧五指、积聚力量,才能打出漂亮的“组合拳”。

  除不断强化科技馆等科普主阵地建设以外,省科协积极推动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提质增量、科普知识传递渠道途径畅通、科普活动载体丰富多样、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让科普阵地传承智慧之光。

  2022年9月28日,播州区科协邀请有机猕猴桃专家到枫香镇枫元社区猕猴桃基地开展猕猴桃管理、采收、储藏等技术进行培训。

  画最大“同心圆” 打通“最后一公里”

  科普是惠及民生的工程,只有俯下身子、服务人民,才能画出最大“同心圆”。贵州省科协不断发挥优势,多举措推动科普服务下沉。

  为办好“五件实事”,各领域专家赴基层开展产业规划、科技咨询、实用技术培训,受众近百万人次。各级科协拓展农村科普服务覆盖面,通过创建社区科普大院、农村科普小院等,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科普宣传和科技服务;科普大篷车“行驶”在88个县、区,开展各项活动1200次,里程9万余公里,受益人数达140万人次……

  2021年以来,省科协还实施“五万计划”,推动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点燃公众热情,打通国科普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展开“五智行动” 助推地方发展

  今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二批认定命名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名单,贵州省赤水竹产业示范园榜上有名。然而几年前,赤水竹产业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

  是什么让赤水竹产业发生了转变?这其中,贵州省科协紧紧围绕“四服务”职责定位,以“扶志扶智”为目标,多举措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科学素质。

  早在2014年9月,省科协便通过组织“院士专家援黔行动——遵义革命老区行”切实推动赤水竹产业发展。院士专家们深入赤水退耕造竹基地、竹林丰产培育基地、笋用林基地和主要竹产业企业调研,提出了加工升值、高产栽培、机械采运等一系列可行的建议和意见,让赤水竹产业获得了巨大的智力支撑。

  近年来,省科协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提出开展“院智援黔行”“海智归黔行”“引智兴黔行”“老智助黔行”“提智富黔行”等“五智行动”,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奋力助推贵州高质量发展。(李庆 段超木)

[责任编辑: 吴雨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1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