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自2018年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以来,建成地质灾害隐患自动化监测站点7772处,监测点数量和覆盖面位居全国前列,全省2万余名地质灾害一线监测人员对监测数据实现全程记录和全程跟踪,群测群防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省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06起,有效处置险情599起。
2018年,我省入围全国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至此,我省进入地质灾害排查调查最深入、监测预警最细化、综合治理最科学、能力建设最全面时期。这几年来,我省从“统一领导和基层自治”的防治指挥体系、“隐患点与风险斜坡”的风险管控机制、“人防与技防”相融合的监测预警机制、“治理工程与绿色防护”的生态治理机制、“避险搬迁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国家投入与社会投入”的长效机制等6个方面,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工作。
在隐患排查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卫星综合遥感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依托天上查、空中看、地面核的方式,完成全省88个县(市、区)优于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025处,划定风险斜坡18196处,受威胁群众200余万人。
在监测预警方面,做实“一体五位”群测群防体系,并推行“地灾智防”APP,制定全国首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指南》,实现监测数据的全程记录与监测业务全程跟踪。全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在全国率先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对口技术保障机制,不断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在综合治理方面,组织实施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项目,按“哪里危险优先治理哪里,讲求实效”的总体要求,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建立综合防治项目管理市场诚信制度体系,强化部门联动,开展专项检查。2018年以来,全省共安排资金25.23亿元,用于475个综合治理项目,消除100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效保障24.9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 金秋时 王瑶 旷光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