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南明区:坚定信心全力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地

2022-11-28 19:14:47  来源: 南明区融媒体中心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11月25日,贵州省中医药综合服务示范区中医药现代化产业联盟在南明区正式成立,贵州中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南明区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此前,在全区上下按照党的二十大最新部署奋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11月14日,南明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指出,要抢抓省级中医药服务综合示范区建设机遇,推广发展“道地黔药”,加快推动总部经济,扎实推进产业聚集,推动中医药事业与产业“两手抓、双促进”。

  乘势而上,聚势而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2020年2月获批全省首个“省级中医药服务综合示范区”后,南明区始终将其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举全区之力推进创建。

  优化顶层设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将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南明区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多位一体的区位交通优势、高度富集的资源集聚优势和初具体系的中医服务优势。

  一直以来,南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在省、市关心支持下,紧抓新国发2号文件支持贵州发展传统中医药的重大机遇,瞄准“一主一特”产业发展方向,区领导多次带队外出招商,深入相关企业、民族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地实地考察,为中医药发展擘画了更为清晰的战略图景。

  ——以政策为基础,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将生物科技作为优势产业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先后制定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的方案》《中医药现代化产业链经济创新发展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将中医药事业融入卫生健康大局统筹推进。

  ——以项目为载体,推动产业发展落到实处。从打造国家级中医药贸易港、健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翼,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西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食药同源产业基地、国家级中医药高端康养旅居基地及中医药人才培养与科创孵化基地、搭建全产业链融合集散园等维度,稳步推进南明卫生健康事业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服务为支撑,促进中医药发展提质提效。大力推进招商引业,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与科创孵化,促进中医药发展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加大要素供给和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中医药创新发展。

  构建优质服务体系护佑百姓健康

  在为中医药发展创造有利政策环境的同时,南明区多管齐下夯实中医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基础,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走进湘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治未病中心”的中医师正忙着给前来就诊的患者把脉、针灸……据介绍,为发挥传统中医药在基层的优势,推进基层中医药的发展,湘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今年10月初将原来的“治未病中心”扩建延伸,建成了现在的中医馆,并成功申报为“第二批省级示范中医馆”。

  作为南明区率先开设中医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一,该中医馆设施齐全,设置了4个中医诊室,提供中医药服务项目包括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如汤药调理、针灸、药物罐、中药足浴、刮痧疗法、放血疗法、耳穴疗法、中药茶饮、穴位贴敷、推拿、瑶浴民族特色疗法等,可以为群众开展各类中医特色治疗。

  目前,全区已有61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93%;4个乡卫生院和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标准化中医馆;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中医药工作,11个村卫生室能够运用中药饮片及3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开展常见病多见病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134所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执业人员数持续攀升,家门口的中医服务越来越多,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除了扩容,还要提质。与广东省中医院展开合作,与贵州省人民医院共建城市医疗集团……在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的同时,南明区也着力增加高质量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

  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承办和领办的模式,通过和省、市医疗机构构建医联体、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先后设立7个博士工作室、2个药师工作室,加大中医名医、骨干加大下沉力度;位于花果园U区的南明区中医医院即将投入使用,红岩医院二期建设正有序推进。 南明区打出组合拳构建高水平中医药服务体系,一支专家队伍和一张全民中医药保健网络正在形成。

  创新中步履不停推进产业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需与时俱进推进创新。

  为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南明区坚持“全链条、高质量、深融合”的发展思路,强化产业上下游联动协同,着力构建中医药大健康服务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中医药产业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以园区为核心,引入一批龙头企业入驻,不断扩张产业上下游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推进区域产业互补共生。随着中科分子、中铭生物、爱思益普等企业项目相继落地,南明区形成了以北京爱思益普医药研发服务总部项目为产业动能的科技成果转换,依托中科分子现代中药应用创新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和中铭生物雨生红球藻及虾青素创新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实现从规模养殖到生产制造,再到创新研发的产融一体化生物经济特色产业生态圈。

  与园区产业相辅相成,积极联合贵阳药用植物园积极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工程中心及贵州中药产业生态示范基地建设,与贵州省大健康产业联合会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总部基地项目,目前已入驻大健康企业30余家。产业集聚,效益倍增。

  下一步,南明区将在已有资源优势基础上积极打造国家级中医药贸易港,以大健康产业为重要切入点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依托南明数字化产业集聚区基础优势,不断提升中医药大数据利用能力,探索中药管道化、模块化和数字化生产,依托产业园区构建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转化应用平台,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中医药高端康养旅居基地等多基地建设,致力中医药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优势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强化南明区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的引领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中医药强省建设。

  推动中医药成为走出去的闪亮名片

  随着全球大健康产业的兴起,南明的中医药健康创新合作也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南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着力打造国际合作平台,为贵州医药企业了解东盟国家相关信息、产业规划和政策,找准中医药合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提供信息和服务,在区域开放中增进产业融合发展。

  2020年12月,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研讨会在南明区隆重举行。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常态化举办的重要高端论坛之一,此次研讨会成为了贵阳市、南明区对外合作发展的新起点。

  2021年,南明区先后举办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合作对接会,中国—东盟中医药行业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东盟中医药产品推介会,中国—柬埔寨合作论坛等活动;

  RCEP产业合作研究院在南明揭牌,中国-东盟中医药行业合作委员会秘书处落地南明;

  积极探索贵澳合作新模式,共同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服务集群……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南明区通过一系列融合对接举措争当“开放发展领头雁”。

  在未来,南明区还将切实发挥中国—东盟中医药行业委员会落地贵阳的引领作用,通过中国—东盟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展示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中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宣传推介等活动,点燃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点点“新”火。(王丽霞)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6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