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38克,体长115毫米,耳高170毫米,雄性褐家鼠……”11月23日,水城区农业农村局实验室里,该局植保站站长杨恩兰正戴着手套,拿着医用剪刀和量尺,熟练地与同事将刚从米箩镇取回的老鼠进行称重、量身、解剖。
2020年加入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以来,杨恩兰和同事每个月都会选择特定区域,连续3晚放置捕鼠夹、粘鼠板、TBS围栏等捕捉老鼠,然后带回实验室解剖。“鼠害防治是全国尤其是贵州的重点项目。通过实验,分析记录辖区内老鼠的生长环境、身体特征、主要鼠种等,以便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监测预防鼠害。”杨恩兰介绍。
2016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杨恩兰到水城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工作,一直走在主要农作物病虫鼠害监测防治路上,为农作物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一次,猴场镇小田坝村村民雷勇打来电话:“我家种植的6亩多猕猴桃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几天干枯了,家里的收入就靠这几亩猕猴桃,请帮帮我。”
知悉情况后,杨恩兰立即组织人员前往雷勇家中,查看猕猴桃发病情况。由于病因罕见,无法立即判断。于是,她加班加点查阅资料,通过显微镜鉴定样本、咨询专家,最后找到了病因。深夜,顾不上休息,杨恩兰立马回电雷勇,告知他病因和对应的药物,在得知他无法买到药后,便连夜将药送到他家中,以便能及时用药。
半个月后,雷勇再次打来电话:“谢谢杨站长,你送来的药很有效,有时间一定要来我家品尝猕猴桃啊。”
村民家的“致富果”守住了,杨恩兰悬着的心也放下了。“每次进入田间地头,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每次为农户解难题,都是在积累经验。”杨恩兰说。
翻开杨恩兰的工作日志,每一次她带着技术下乡的脚步都清晰可见:2月24日,到陡箐镇阿倮村开展水城区2022年小麦病虫害防治现场培训会,覆盖群众60余人;6月28日,在杨梅乡台沙村民组开展水城区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暨马铃薯晚疫病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70余人参会;8月17日,在水城区区委党校开展六盘水市2022年青年带头人产业种植能力提升暨水城区农区鼠害监测及绿色防控技术培训,70余人参会……今年以来,杨恩兰带领植保站累计开展了71次调研指导、12次技能培训、15次宣传宣讲等,覆盖群众4000余人次。
“通过宣讲培训,许多农户能识别出常见的病害,并对症下药。”杨恩兰说。
农作物病虫草害监测和治理,关键在于识别病虫害类型。为提高专业技能,杨恩兰抓住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多次到贵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贵州省农区鼠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人才基地等参加业务学习和实操技能提升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业务能力。
为了检测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她还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她还被授予“全国农业技术能手”“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技术能手”等称号。
当旁人问她为何选择植保工作时,杨恩兰淡淡一笑:“我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希望能用自身所学为家乡作贡献,为群众排忧解难。”
“现在是11月下旬,再过几天就到了小麦锈病防治的关键期……”采访还未结束,杨恩兰算着时间,又开始计划着手新一轮的小麦病虫害防治培训。(胡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