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州粮食总产量达109.8万吨

2022-12-14 16:53:23  来源: 黔西南日报

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09.8万吨

水稻最高单产达1154.68公斤,连续四年刷新全省高产纪录

  今年以来,我州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任务,着力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全力推进粮食生产,积极推广“粮+”模式,推行“以工代赈”方式,强化利益联结,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全力以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粮食单产再创新高,水稻最高单产达1154.68公斤,连续四年刷新全省高产纪录,为全州抓好粮食稳产增收和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挖潜力,着力示范攻关促增收。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积极落实“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建设高产高效粮食生产基地,全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建立州、县、乡(镇)党政主要领导领办示范机制,以领办粮食高产示范田以及高质高效、高产高效、单产提升、特色粮食、带状复合种植等项目为依托,分级分作物建立“81688”示范(8个州级示范点<含2个超高产示范点>、16个县级示范点,88个乡级示范点),示范面积4.6万亩,带动全州粮食单产提升。水稻超高产试验较去年增产30.81公斤,连续四年刷新全省高产纪录,全州粮油生产获省农业农村厅表扬。

  深入探索,丰富“粮+”模式促增收。积极探索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依托全州现有的56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加大支持力度,采购适宜农机,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采取“企业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农户自主经营管理,产出和收益归农户所有”的方式,推动农业生产;紧盯稳粮增收、产业提质增效目标,探索产业发展模式,深挖产业增效促增收潜力;积极推进“粮豆复合种植”模式,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万亩,其中国家级项目2.1万亩,兴仁市1.1万亩,义龙新区1万亩,截至目前,已带动全州完成大豆种植11.1万亩;积极开展“稻+”等综合模式,因地制宜实施“稻+菜”30万亩、“玉(鲜食)+稻”(含双季鲜食玉米)5万亩、“稻+鱼”5万亩、“稻+菌”1万亩,切实提高了复种指数,提升了种粮综合效益,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夯实基础,推行“以工代赈”促增收。今年,全州紧盯“以工代赈”项目,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秋冬季大会战,加快项目推进,加强资金保障,强化调度督促,有力夯实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目前,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1.48万亩。同时,围绕促农增收34条措施,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将劳务报酬发放要求在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批复中进行明确,采取“实施主体+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实施主体+农民”等多种组织方式,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最大程度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真正帮助农民稳就业、促增收,确保项目实施中劳务报酬占项目投资的比例提高20%以上。

  深度联带,强化利益联结促增收。按照市场化导向,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拓宽销售市场,强化品牌培育,持续巩固和发展全州十大特色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优质粮油资源为依托,以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为重点,着力开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粮食种植、收购、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经营,强化粮油生产企业培育;坚持合作社在粮油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整合资源力量推动粮油类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09.8万吨(增幅6.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53%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在46%以上;已累计培育粮油类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827家、粮油类农民合作社143家;及时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5597.69万元,引导农民优先选用高产优质品种,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实现主要粮油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为全州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记者 韦欢 通讯员 余欣)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07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