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营共建 产林共连 制度共促 运输共享
赤水:村级集体建“链”盘活竹资源
随着发动机“嗡嗡嗡”响起,“身材娇小”的山地单轨运输车搭载着满满一车竹子下山了。
“有了这个单轨运输车,运送竹子下山可以省下不少力气。”赤水市白云乡平滩村村民夏明树说。
赤水市有相当大一部分竹林位于坡度较大、地势陡峭的山上,产业路有效覆盖面不全,且修建成本较高、会占用基本农田、生态破坏较大,竹料出山受阻。为了盘活偏远山区的竹料,近年来,赤水市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竹农”方式推动竹产业联营共建、产林共连、制度共促、运输共享。
平滩村的单轨运输车就是运输共享的产物,这种单轨运输车修建时对生态破坏小、爬坡能力强、综合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可有效避开耕地、林地红线,节省人工成本,打通竹料采伐、装车的“最后一公里”。
“我家竹林都在山沟里,过去因为路不好走,存在竹子不好砍、砍了不好拉的困难,如果请人帮忙砍伐,人工成本太高,几乎挣不到钱。现在村里面开展偏远山区竹林流转,还建了单轨运输机,我在村集体经济成立的公司里上班,每年除了砍竹子的收入外,还多了竹林流转费、入社分红、交竹料到合作社切片场的奖励和竹林抚育等多笔收入。”夏明树说。
在丙安镇艾华村,村里成立的合作社成了“包工头”,合作社通过垫付收购款,将竹农的竹料全部收购,加工好后统一销售给赤水纸浆厂,让竹料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的痛点难点得到有效解决,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交付后我们立马现金结账,收购价格也比市面上的收购价略高,不少周边乡镇的竹农都愿意把竹子运到我们这里来。”艾华村党支部书记王仕华翻开每月的产量台账说,“年底合作社按盈利的30%返还竹农,竹农又会多一笔收入。”
通过村集体牵头修建森防通道、安装单轨运输机等设备,赤水市加快推进30万亩偏远闲置竹林开发利用,可增加竹原料40万吨,带动群众增收1.96亿元;并依托村集体合作社牵头成立竹料切片厂,整合原料、采伐、运输、切片、销售环节的人力物力,建立“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竹料收购企业”的统购直销模式,进一步提升偏远山区闲置竹林的附加值,带动群众增收。(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