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搭台唱戏 百姓说理!云岩区推动理论宣讲深入人心

2022-12-16 17:50:46  来源: 云岩区融媒体中心

  开栏语:连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光明日报》等多家央级媒体陆续把镜头聚焦云岩区,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了云岩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举措。

  云岩区理论宣讲缘何吸引央级媒体广泛关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云岩区如何打通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如何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即日起,“爽爽贵阳 文昌云岩”开设专栏,围绕宣讲成员、宣讲场地、宣讲方式、宣讲内容四个方面,推出“人人都是宣讲员”“处处都是宣讲台”“场场都有新方式”“时时都有新内容”系列稿件,报道云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进小区院落里,飞进寻常百姓家。敬请关注!今日推出《人人都是宣讲员篇——搭台唱戏 百姓说理!云岩区推动理论宣讲深入人心》。

谌鸿萍和搭档在万江小区的宣讲登上《新闻联播》 截图。(赵毫 摄)

  “云岩?还真是,大家快看,云岩区上《新闻联播》啦!”电话那头,温和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几个分贝,分明能感到那份欣喜之情。说话的是云岩区文联副主席谌鸿萍,她的另一个身份,是云岩区“院落里·百姓家”理论微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宣讲员。

  12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新闻《创新宣讲形式 让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报道了云岩区万江小区把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用“二人讲”的方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落地生根。那场宣讲,谌鸿萍正是宣讲员之一。

  在云岩区,像谌鸿萍一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论宣讲员还有645人。他们的年龄从50后到00后,跨越了半个世纪;他们中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警察、社区工作者、退伍老兵,涵盖了多种职业;他们有的是专业级别的骨干宣讲员,有的是业余爱好的草根宣讲员,包含了各种成员……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云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推动理论宣讲与党的声音同频共振”为着力点,组建宣讲队伍、擦亮宣讲品牌、培育宣讲骨干,弘扬“人人争做宣讲员、人人都想传理论”的文明志愿风尚,带动引导市民群众以“小角度”讲清“大道理”,以“身边事”讲实“硬道理”,以“土教材”讲活“新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院落里、百姓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人人都想说 讲好小故事10月28日,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大比武文明实践活动在云岩区拉开帷幕。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令人动容,一段段声情并茂的宣讲引发深思,众多选手同台竞技,取长补短碰撞火花。通过群众和专家打分,12名选手脱颖而出,云岩区“院落里·百姓家”理论微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产生。

宣传大比武现场。(社区供图)

  “十年非凡成就,我们每个人都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我想用我身边眼前的变化,为大家宣讲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民警谢旭蔷用一个个微场景带大家回顾了云岩的十年巨变。在“全省道德模范”宋振纹看来,不仅要做好志愿服务,更要讲好党的政策。“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群众,我的故事更能让大家听得懂、听得进,我的宣讲更能让大家听不够、听不累。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必须来!”

  据悉,本次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大比武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了机关党员、基层干部、警察医生、思政教师、退役军人、青年团员、民间艺人等众多选手参加。

  “今天的比武氛围很热烈,选手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拿出了看家本领。区级层面选拔过后,我们街道、村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也将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家的宣讲热情,引导大家道理说起来、理论学起来”,参加观赛的金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搭建比武擂台,就是希望以‘赛’选人,组建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引导宣讲员结合个人感受、身边故事、内心情怀来讲理论,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把‘高大上’的理论宣讲转为‘接地气’的群众语言”,云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参赛选手报名踊跃、准备充分,下一步将陆续开展分层级、分类型的选拔培训。理论宣讲的热潮里,群众不再是被动听,而是开口主动讲,一支支宣讲队伍也逐步成立壮大。截至目前,云岩区已经组建了114支宣讲队伍,开展理论宣讲360余场次。人人都会说 讲清大道理12月11日晚,云岩区委党校正高级讲师杜明英还在电脑前反复琢磨修改她的理论宣讲稿。作为专业的理论宣讲队员,她一直在思考,怎么在同居民群众的宣讲中,既讲出情感温度,又讲出理论深度。“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生根、开花、结果,就要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形式开展,把理论融进故事里,把道理植入宣讲中,”杜明英说。在云岩区“院落里·百姓家”理论微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中,除了有杜明英这样的专业讲师,还有更多的来自民间的“草根讲师”。

  在贵山社区,“光荣在党5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退休党员干部刘坤学有自己的一套宣讲“教材”。

在贵山社区,老党员刘坤学为居民分享学习感悟。(社区供图)

  “作为一名在党50年的老党员,要继续发挥余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年轻党员和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是我应该履行的责任。”刘坤学表示,结合个人经历,针对年轻党员、社区老年人、退伍军人,他准备了不同的宣讲提纲,旨在让大家想听、愿听。而其他宣讲员,有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先进典型、道德模范、五老乡贤……他们中有的语言接地气、有的故事冒热气,有的令人振奋、有的引人深思。00后青年黄杰,结合自己曾经驻村的经历,向大家宣讲脱贫攻坚以来他看到的乡村巨变;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代表向舜洋呼吁广大青年把青春和热血投身到云岩建设中。杨惠街道北极星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周垣妗在宣讲中饱含热泪,“我们社区100多名志愿者不辞辛劳,站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我们打赢这场阻击战提供了力量”;“‘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旧貌一去不复返”,蔡家关村党支部书记罗霞谈及农村“五治”工作有感而发。金关街道“布依百灵”宣讲队用山歌宣讲,一句句通俗易懂的歌词、一段段优美动听的旋律分外吸引人;区文化馆快板队一支朗朗上口的快板让人听了忍不住跟着哼唱……

  通过以“讲”练人,如今的宣讲员不仅愿说想说还能说会说。无论是讲故事、说道理,还是亮才艺、烘气氛,宣讲员们都信手拈来。

  “在多轮次的宣讲中,每个队员都形成了一种宣讲风格、每个队员都打磨了一套宣讲体系,共同把大道理讲小、把深道理讲浅、把虚道理讲实、把远道理讲近,”云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集中培训“吃大餐”、名师指导“开小灶”等形式帮助宣讲员“吃透嚼烂”政策方针,增强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队伍整体水平,推动理论宣讲深入人心。(赵毫)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1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