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说好余生一起走,你却食言了!追记贵州省石阡县公安局因公牺牲民警杨树向同志

2023-01-10 11:48:27  来源: 天眼新闻

  核心提示:

  12月1日,气温0℃,贵州省石阡县汤山街道中坪片区防疫服务点。

  帐篷外,寒风瑟瑟,一张小木桌上,放着一顶威严的警帽,正等着他的主人带它领略初冬的炫彩。遗憾的是,它等来的是主人杨树向的遗照。照片中,杨树向同志目光坚毅,面容严肃。

  杨树向,男,中共党员,贵州省石阡县公安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一级警长。

  12月1日7时21分,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10余天,突发疾病晕倒送至医院后,杨树向同志就再也没有回来。

  携梦想而来,带初心归去。令人唏嘘的是,当天正好是杨树向同志42岁的生日,也是他履新任石阡县公安局机关纪委书记一周年的“纪念日”。

  用生命践行初心,为党旗增辉;用生命托起使命,为警徽添彩——

  一位好亲人走了,留下家人朋友和石阡警界的兄弟们常思久念。

  一名好党员走了,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用责任担当诠释了生命美丽。

  一名好警察走了,带着他未了的心愿和未尽的情怀,永远长眠在守护一方平安的“硝烟”里。

  24个笔记本,50万余字工作笔记

  ——记录17载从警“追梦路”

  “整整24个笔记本,50万余字的工作笔记。”两个数据背后是杨树向同志勤思善学,追梦“警察蓝”17年的一份真情“表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我想试试看,自己能不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怀揣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向往,2005年,带着青涩梦想的杨树向成功考入人民警察队伍,成为贵州省石阡县公安局河坝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从“人民老师”到“人民警察”。隔行如隔山,这跨行业的平台转换,对杨树向来说可是不小的挑战。面对的人群从天真无邪的孩子到社会各类人群,处理警情、化解矛盾、办理案件、救助群众……杨树向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工作“变动”,他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方位的转型。

  从此,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便是杨树向随身携带的“标配”。铆足干劲的他,就像在学校备课一样,用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将一本本公安业务书籍和法律书籍“啃”了下来——从调解矛盾纠纷的方法、接处警流程到基层警务专业知识,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见证着他摸索汲取基层警务工作经验的执着。

  “学以致用”,这是杨树向对当初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为锻炼自己,他主动请缨、不懂就问,从制作报案人询问笔录、处理简单的矛盾纠纷等最基础的事情做起,一边做一边思考总结,认真观察其他同事的做法和技巧,一有空就拉着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请教,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钻劲,他渐渐褪去了身上的青涩,成了一名派出所工作的骨干民警。

  “当老师多好,要不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偏偏要到派出所来吃苦受累。”民警刘军回忆,每年夏天,同事们经常“调侃”杨树向,可他总是笑着说:“热爱的事业,谈不上吃苦受累。有些事,只有当了警察才能体会到。”

  “他在工作上总是精益求精,对于不懂的问题不耻下问。在生活上乐于帮助同事,不计较得失。”民警于杰华说,从警17年来,杨树向收到是群众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谢谢,杨警官”。

  ——2008年7月,杨树向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民警。

  ——2009年6月,杨树向被提任河坝派出所副所长。

  …………

  “选择了警察,就是选择奉献和牺牲。”2021年1月10日,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杨树向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他的心得感悟,也写下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忠诚无悔。

  “以笔作枪,让违法罪犯无处遁形”

  ——刻苦钻研,指挥调度的“小诸葛”

  “用纸量格外大;方便面吃得多;‘熊猫眼’是‘标配’。”这“三怪”现现象的背后,其实都是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办公室)民警辅警的苦与酸,也是人民公安的职责所在。

  2010年3月,杨树向同志调任石阡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机要通信中队长。

  从派出所到县公安局的“中心枢纽”,对于杨树向来说,是从他警之路的又一次“新挑战”。

  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

  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学起,从政治理论原著读起,以严谨细致的作风,从细微之处着手,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对待领导修改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并认真体会、反复推敲……无论是在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还是在公安局机关纪委,杨树向始终围绕“站着能说、坐着能写、能协调、精服务、会献策”的基本要求,充分发挥遇到难题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激情和慷慨,从零开始,从零做起,把压力变为动力,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干,快速转变角色,熟悉业务,认真履职,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创造性地制定出独具特色的《石阡县公安局治安巡逻综合防控勤务实施细则》《石阡县公安局公安局治安立体防控巡察制度》等管理机制,让社区警务之花开满了石阡大地。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这是同事们对杨树向的一致评价。上传下达,制定工作方案、计划,撰写汇报材料,上报各类报表、总结……杨树向整天忙忙碌碌,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干不完的活。

  “树向真的很刻苦、很辛苦,经常加班,有时还主动帮同事顶岗,但他从不言累。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人民警察特有的韧劲!”谈及杨树向,曾经同在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工作的民警娄再仁记忆犹新。

  “警情引领勤务”这是新时代公安工作的发展趋势,敏而好学的杨树向把这种全新警务理念自觉融入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提升打击质效。

  “以笔作枪,同样让违法罪犯无处遁形”——

  “您好,这里是石阡110,请讲。”2013年12月的上旬一天,静谧的夜色中,电话铃声一响,正在值班的杨树向立即接起电话。

  “我被抢了,你们快来……”

  “请你保持手机畅通,稍后民警会联系你……”

  在接到电话时,杨树向根据报警人王女士提供的信息,快速确认警情发生地点、时间、报警内容,快速记录,并在第一时间精准传达警情。

  接警后,杨树向充分将指挥调试服务实战,即时为精确抓捕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保障和数据支撑,仅2小时就将“飞车抢夺”的犯罪嫌疑人刘某、马某抓获归案,追回王女士被抢金项链一条、手提包一只、银行卡3张、现金8000余元。

  这仅仅是杨树向在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的工作一个缩影。

  “指挥中心(办公室)全年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随时接收上级指令。”石阡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饶正兵说,作为县公安局的“中枢”,为确保特(巡)警和全县公安机关18个派出所勤务指挥室高效运转,杨树向同志曾撰写制定《勤务指挥管理办法》,还推行指挥长制度和值班接警、指挥调度、勤务督导“四位一体”的勤务运行模式。警铃响起“秒”回应,指挥中心“一键”调度,公安机关实现了从‘单警作战’到“合成作战”的转变。

  如今,杨树向同志的勤务指挥“新办法”为石阡公安处警、巡逻、抓捕等相关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提升了指挥中心系统应急指挥水平,增强了快速反应能力,完善了机制建设,增强了研判服务实战成效,实现了对社会面治安动态和重点部位的实时管控。

  “身先士卒,带领‘先锋’创‘先锋’”

  ——凝心聚力,管理创新的“探索者”

  “队伍建设是生命之本、力量之源。队伍建设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公安队伍管理好了,执法服务水平就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自然也就提升了。”

  2014年11月,杨树向同志提任石阡县公安局花桥派出所教导员。

  “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上任第一天,再次转战派出所的杨树向提出了他的基本工作思路。

  工作中,杨树向同志身先士卒、勇于探索,以“党建红”引领“警察蓝”,将公安工作与队伍建设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出守初心、暖警心、炼匠心“三心”工作法,持续提升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确保队伍战斗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杨树向在派出所所务会上最常说的一句话。他经常以“大哥”的角色与民警辅警促膝长谈,拉家常,时刻掌握民警辅警的心理和队伍思想动态,并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他脑海里有个“小本本”,清楚的记录了每名民辅警的基本情况、心理动态、业务强项和不足之处。

  在派出所,杨树向对年轻民警“毫不吝啬”,将多年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同样,他也“毫不留情”,对民辅警日常工作中的“错误”也绝不偏袒。

  “严中有爱,杨教导员是我们大家心中最可爱的‘大哥哥’。”花桥派出所副所长娄丹说,只要派出所民警或家属病了,杨教导员必上门慰问探望;民警辅警加班巡逻,饮食跟不上,杨教导员必及时安排……

  “杨树向同志作为派出所的教导员,关心关注新警成长,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作为派出所的‘大管家’,杨树向同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在派出所营造了学典型、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原花桥派出所所长谭仁平介绍说,花桥镇东与石固乡相连,南与枫香乡相接,西邻汤山街道,北靠坪地场乡,人员类型复杂,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和挑战也更高,派出所也是培养青年民警的练兵场和实践场。

  那时,在花桥派出所,大多民警辅警是90后,派出所民警辅警平均年龄只有28岁,大家身上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我们要以‘先锋’创‘先锋’,用奋斗青春绘就新‘警’色。”为激发青年人的青春活力和工作干劲,杨树向主动倡导,由他负责组织创建了以派出所青年民警辅警为主的“青年先锋队”,并以“甘于奉献走在前、服务群众不怕难”为队训,积极主动,冲锋在前,深入辖区抓防控、化矛盾、解民忧、保平安。

  从此,“青年先锋队”的影子无处不在。

  “党建引领促工作,凝心聚力谱新篇。”2021年5月,石阡县公安局先行先试,整合花桥、石固、枫香、坪地场4个派出所警力资源,探索建立“花桥警务战区”。

  期间,杨树向带领民警辅警22次深入实地调研,22次深度分析报告,撰写形成了支部联建、党员联学、活动联办的“三联”工作机制。

  经工作,成功组建了“花桥警务战区”党支部,不断打造公安党建工作新亮点,队伍基础持续夯实、全警素质持续提升、服务意识持续强化, 切实做到了“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凝心聚力为民服务”。

  经实践,杨树向同志推出的“三联”工作机制,在全县公安机关推广,并延伸发展。

  2015年以来,花桥派出所先后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示范窗口”,被表彰集体“二等功”1次、先进集体3次,成功创建了“二级公安派出所”“一级公安派出所”“标杆派出所”……这些荣誉的背后,都饱含着杨树向同志艰辛的付出和努力的汗水。

  “有高度、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新度。”在石阡县公安局,杨树向是大家公认的“五度”教导员。

  “群众事务不能只着眼表面,更要着力背后”

  ——呕心沥血,守护平安的“多面手”

  侦破查处各类案件300余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分子4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找回(追回)走失(被盗)耕牛26头,送回迷路群众33人(次),参与抢险救灾30余次,上门送证办证500余个(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1000余件(次)……鲜活的数字背后是杨树向同志从警17年满含心血的一份“答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安机关的宗旨,也是的杨树向的自觉行动。

  2008年,石阡县河坝场乡小江电站正在修建,在下河道时,有人落水,杨树向正好路过。他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湍急的水流中,将落水的一名群众救上岸。

  2015年6月3日,石阡县花桥镇北坪村发生洪水灾情。接警后,杨树向花桥派出所带领民警辅警翻山越岭,徒步赶赴现场,第一个冲进近1米深的洪水中救人、抢救物资,挽回群众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

  这样的事例,在杨树向同志从警生涯中,不时都有发生。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才能赢得群众信任,融洽警民关系。”这是杨树向对民警辅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群众事务不能只着眼表面,更要着力背后。”

  2015年初,花桥镇发生电脑、相机、自行车、香烟、小吃等多种物品的多起盗窃案件,涉及3个行政村、1个社区。一时间,辖区群众人心惶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务必要破案,给群众一个交代,还社会一片安宁。”杨树向暗下决心,组织派出所民警辅警多方走访、摸排、调查,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历时20个昼夜,成功打掉以冯某、罗某为首的盗窃团伙,抓获涉案人员11名,破案19起,被盗财物单位及个人的财物得到追回或赔偿。

  “杨教导员带的队伍真是好样的!”为此,杨树向被花桥镇党政领导干部和当地群众称为“最称职教导员”。

  “只有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杨树向常说:老百姓的急事难事烦心事 ,就是公安的大事实事。

  “喂!派出所吗?花桥村付家叔侄又在干架了……”2018年10月26日20时许,杨树向接辖区群众报警称。

  这样的报警电话,对于杨树向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民警辅警每一次前去处理都没取得良好的效果,事态仅限于暂时“平息”。

  “找准根源,瞄准时机,一定要让付家叔侄重建逝去的亲情。”处警后,杨树向深深的沉思。

  “感谢你,杨警官!是你不厌其烦的帮助让我们叔侄俩和好如初。”当年11月21日,杨树向带领民辅警先后18次深入实地访查后,运用联调、联情、联动“三联”工作法,历时5小时之余,成功化解这起“老矛盾”,山村也恢复了往日的质朴与宁静。

  寻亲找牛、破案追赃,抑或是与违法犯罪斗智斗勇,争分夺秒守护群众"钱袋子",诸如此类,只要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杨树向始终坚守从警初心,从未懈怠。

  无论是在他工作河坝镇,还是花桥镇,村村寨寨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抢险救灾,扶危帮困,有他在。

  奋勇擒凶,八面追逃,也有他在。

  纠纷调解,送证办证,还有他在。

  在乡里乡邻的眼中,杨树向不仅是执法严格,不讲“关系”的“直男”,还是憨态可掬、平易近人。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平安。”工作中,杨树向深入调研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善于把鲜活经验提炼,升华为服务群众的有效举措,推动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平安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杨树向凭借着“党员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坚实定力和不甘平凡的钻研精神,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全身心投入工作。他总结提炼的《“三字”“三联”法推进“一分析三报告机制”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和《“623”工作法创建标杆派出所》,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高度认可。当年,花桥派出所作为全市标杆所创建和推进“一分析三报告机制”示范观摩点之一,成功举办现场观摩会。

  ——2021年5月,杨树向总结提炼形成的“支部联合共建、队伍联管共育、区域联勤共治、服务联窗共办、警民联手共防”的“五联五共”农村地区战区警务新模式,正是石阡县公安机关深化农村警务改革、警务优化工作上的光辉一笔。“五联五共”新模式切实将农村地区的警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将民警与人民群众连接起来,实现了农村地区警务资源利用最大化,平安建设最优化,赢得了党委政府满意、公安民警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三个满意”。

  …………

  “用行动彰显担当,用真心换取真情,用敬业守护平安。”从警17年来,杨树向一直在服务群众的路上。

  由于工作突出,杨树向同志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3次,被评为年度先进个人6次、优秀共产党员4次。

  “杨教导员把基层民警的工作做到了极致!他很少讲大道理,而那些看起来并不轰轰烈烈的小事,是他爱国爱人民的最好体现。”花桥派出所所长侯兵回忆起与杨树向共同奋斗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道。

  “穿上警服,就要对得起‘人民公安’这四个字”

  ——忠诚履职,战疫一线的“急先锋”

  “既然穿上了这身警服,就要对得起‘人民公安’这四个字。”是的,这是杨树向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杨树向在接到全员返岗的通知后,与家人匆匆告别,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没有防护服,没有隔离衣,只有一只普通的口罩,便开始了巡逻、执勤、核查、警情处置等工作,每一个危难险重的地方,都有他逆疫而上的身影。

  “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要冲在前,困难面前绝不退缩。”面对疫情防控任务,杨树向同志的第一反应就是迎难而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2年11月17日,石阡县聚凤乡突发疫情,全县公安机关迅速行动,杨树向同志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奔赴抗疫最前线昼夜开展流调追阳工作。

  “快速、精准、全面、闭环”

  流调工作就是与疫情传播抢时间。每次接到任务,杨树向都在不断催促着自己,快点,再快一点。就这样,杨树向与同事们日夜兼程,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上。为了迅速定位,准确追踪,杨树向同志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充分利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采取“公安+技术+十联户+网格员”模式开展全方位排查,落地核查,分析汇总,撰写“一人一轨迹”流调报告10份。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冲。”

  ——11月25日晚,因工作需要,杨树向同志从聚凤乡连夜赶回县城参加城区疫情防控流调工作。

  ——11月28日,杨树向同志再次临危受命,任石阡县汤山街道中坪片区防疫服务点执勤组长,全面负责社区防疫、服务群众等工作。期间,杨树向已经许久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许久没有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妻儿,许久未曾停下来歇一歇。工作中,杨树向和他的队友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经常走访入户为群众送水送菜,宣传引导大家规范佩戴口罩,做好安全防护,留下了最美的逆行身影。

  “向哥,明天是你的生日,我和女儿已给你订好了蛋糕。下班后,记得早点回家……”11月30日晚10时30分许,杨树向的妻子刘敏打电话提醒他。

  “你不说,我还忘记了……”电话里,杨树向“笑”对妻子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服务好群众,能以自己的坚守,换得百姓平安,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并叮嘱妻子,天气变冷,注意保暖,照顾好女儿。

  没想到,这却是杨树向与妻子的最后一次通话。

  12月1日7时21分,正在执勤的杨树向同志突发疾病,被同事们送至石阡县中医院抢救,于当日9时40分抢救无效去世,他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抗疫一线,他的生命也永远定格在了42岁生日这天。

  熟悉杨树向的人,对他这么“玩命”工作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做事情从来不讨价还价,在工作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我来”“我去”“我上”。

  “疫情防控第一线平安,请父老乡亲安心睡眠……”

  “没有人是天生的工作狂,只是因为内心还有追求,于是就得努力工作。和一样遵循自己内心,无法停下步伐的兄弟姐妹们共勉!”

  ……

  打开杨树向同志的微信,近半月以来,他在“朋友圈”写下的全是关于疫情防控的动态。他的追求,便是对警察职业的付出。

  “我感冒头疼厉害,他担心我熬不住,所以让我休息,他接着来干。”杨明回忆说。

  事实上杨树向也是个“老病号”,他患有严重腰椎颈椎肩椎、胃炎等疾病。近几年,他办公桌上一直放着几个小药瓶,同事都知道那是他的“救命药”。

  “就在前一天晚上,杨书记还鼓励我们要坚持到底。”话未说完,曾经一同参加流调追阳、执勤值守的民警辅警已泪流满面,“他就是这样,怀着满腔热血奋战在抗疫一线,直到最后一刻。”

  虽然因为工作忙经常照顾不到家里,但结婚10多年来,妻子很理解杨树向的工作。

  “当警察真是太辛苦了,没日没夜的工作”“凌晨5点钟不到就去执勤,有时回来都第二天凌晨3点多了。”妻子刘敏这样描述杨树向牺牲前的工作状态。

  “说好余生一起走,你却食言了……”抚摸着丈夫杨树向生前穿得最多、最喜欢的警服,杨树向的妻子的眼泪控制不住。至今,她无法相信,那个说好要守护她一辈子的人就这样离开了……

  42岁的铮铮铁汉,最终倒在疫情防控一线,杨树向同志将未酬志、未竟事、未了情,写在龙川河畔、贵山贵水间。

  三年抗疫,数次奔赴。杨树向的足迹却烙印在了疫情防控一线,身影深深铭刻在干部群众心中。

  得知杨树向不幸牺牲,一些干部、群众自发送花圈花篮悼念英雄!

  “他是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才倒下的,大家都很难过。”汤山街道居民王女士谈起杨树向,忍不住哽咽。

  “总感觉杨警官还没走!”说起杨树向的好,杨树向的帮扶对象李忠和数度哽咽,村口、院子里、田间地头,仿佛还有他忙碌的身影。

  杨树向同志牺牲后,公安部政治部、贵州省公安厅、铜仁市公安局先后发唁电表示沉痛哀悼,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张二宏第一时间对杨树向同志不幸因公牺牲表示深切悼念,对杨树向家属致以深切慰问。

  “苍天作陪数日露宿绘丹心,大地为伴一生敬业铸警魂”,12月3日20时,挽联高悬,花圈绕护,哀乐低回。杨树向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石阡殡仪馆举行。省市县相关领导及杨树向生前好友、干部群众、公安民警辅警自发为好民警、好兄弟、好战友送上最后一程。

  “给树向收拾遗物,看着他办公桌上那一叠叠的工作材料和起草到一半的分析报告,我突然绷不住地哭了。”与杨树向生前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民警胡胜说:“他在梦里,他在身边。”

  “长夜无眠/季节的风/隐隐送来北国的寒冷/伫立帐篷外/看你曾坚守的岗位/光/照向四周/你工作的激情/做人的温情/仍在洋溢……”杨树向牺牲后,民警胡胜以《战友,一路走好》为题,写诗致敬杨树向同志。

  用生命践行使命,用使命守护生命。从警17年来,杨树向始终将工作重任扛在肩上,用一次次挺身而出、一次次默默坚持,一次次夙夜奉公……谱写了“人民为人民”的不朽诗篇。

  他把从警之路,铺筑成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对公安事业无限热爱的奉献之路,用6200多个日日夜夜书写着简单却不平凡的贡献;他无愧于制服上的警徽,无愧于时代的检验、人民的重托。在他42年的短暂人生里,以朴实、真诚、脚踏实地的工作谱写了警魂的光华。

  山峦寂静、肃穆,静谧的龙川河水流淌着低泣、呜咽……

  初冬,寒意浓浓。杨树向同志走了,他留给我们的是从悲痛中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坚决打赢平安“守护战”的必胜信念。

  夜幕下,走进贵州石阡,警灯闪烁,如同黑暗里点亮的明灯,从这里出发,能看到温暖,看到力量,看到希望。(记者 田勇 整理)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69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