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念好“三字经” 金叶更飘香——贵州黔南州局(公司)深入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3-01-12 14:22:08  来源: 黔南烟草专卖局

  隆冬腊月,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贵州省福泉市陆坪镇烟农代兴祥心里头却是火热的,干劲十足。作为一名有三十多年种烟经验的资深烟农,他早早地整理好了烟地,做好了今年种烟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黔南州各地烟区,与代兴祥一样,烟农个个劲头足、心气旺。近年来,黔南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烟叶生产中念好“质、绿、融”“三字经”,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让烟农得到了更多实惠。

黔南州福泉市5000亩烟区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

  “质”为先

  质量是烟叶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线’意识,始终把提升烟叶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多措并举强化质量管控,助推烟农持续增收。”黔南州局(公司)局长、经理蒋光华说。

  在烟叶生产环节,除了大力抓好各项技术措施落地,黔南州局(公司)去年以来积极探索烟叶定制化生产,让烟叶质量更加符合品牌需求。

  黔南州局(公司)紧盯工业企业烟叶原料定制需求,通过试点试验,构建品牌导向型烟叶定制化生产体系,挖掘黔南烟叶“黄、亮、软、香、甜”生产技术措施,增强黔南山地生态烟叶原料保障力、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去年,黔南烟草分别与贵州中烟、福建中烟、湖南中烟开展定制化生产合作,定制化烟叶生产2.11万担。

  烟叶种得好,还要烤得好。在抓烟叶质量的过程中,黔南州局(公司)狠抓烘烤环节,通过“1+1+1”管控措施的实施,提升烘烤质量。

  其中第一个“1”指的是紧抓一个关键,围绕分类编烟上炕下炕去青去杂一个关键;第二个“1”指的是一个保障,一手抓收购、一手抓烘烤,去年全州烟草37名职工全程指导服务烟农烘烤,一方面帮助烟农解决烘烤难点,另一方面专门推进下炕去青去杂工作;最后一个“1”指的是一个管控,围绕分炕次交售,通过捆绑带标记炕次,不同炕次标注不同颜色,分炕炕次交售更加到位。

  同时,黔南烟区按照5kg进行定量打捆,减少因为打捆过重造成压油的问题,保障了烟叶质量。2021年以来,全州制作了1000余个定量打捆箱,用于定量打捆,收购预检合格率达到了95.7%以上。

  质量管控是过程导向,而质量塑造却是目标导向。基于这一背景,黔南公司实施逐包复检,将原来的二次复检“找问题”转化为逐包复检“找措施”,建立起质量塑造共创平台,通过逐包复检反馈收购问题,提升收购质量。

  通过烟叶生产全链条质量管理,黔南州局(公司)成为质量塑造者,烟叶质量持续提升。

黔南烟草驻村干部在烟地释放蠋蝽

  “绿”为底

  新一年的烟叶生产即将开始,土地深翻是烟农要做的第一项重要工作。

  贵定县新巴镇幸福村烤烟种植大户陈士凤告诉笔者,种烟之前要深翻土炕冬,清理烟地里的秸秆、残膜、杂草、杂物清除,用绿肥压青。

  这是黔南烟叶绿色生产的其中一步。近年来,黔南烟草坚持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加快转变烤烟产业发展方式,全面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生产体系,探索一条烟叶增效、烟农增收、生态增值的产业绿色化发展新路,致力打造黔南山地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样本。

  “黔南烟区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我们既要发挥生态优势,也要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优质烟叶。”黔南州局(公司)副经理吕亚梅说。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黔南烟叶生产全过程。除了改善土壤品质,黔南州局(公司)还积极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绿色烘烤等技术。

  “一亩烟地大约投放30到50头蠋蝽。连续投放三四年后,虫子基本绝迹了。”贵定县德新镇晓丰村晓丰塘组烟农杨彩荣说,以前烟叶常常被虫子咬破洞,要靠农药来灭虫,现在以虫治虫,绿色防控,叶面干干净净。

  黔南烟区目前已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3.45万亩,辐射区3.45万亩,实现绿色防控100%覆盖。开展蚜茧蜂防控蚜虫6.9万亩,推广蠋蝽防治烟草害虫1.6万亩,使用性诱剂防控6.9万亩。地膜清理6.26万亩,占比90.72%,绿色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烘烤设备的改造升级和烘烤燃料的革新,也是烤烟生产中体现绿色低碳环保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黔南烟草大力推广生物质颗粒燃料设备替代传统燃煤烘烤,全州累计新建和改建新能源烤房2101间,有效减轻了烟农用工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烘烤效率,有害物质排放大幅减少。

  绿色生产,为黔南烟叶高质量发展擦亮“绿”的底色,一幅“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在黔南大地徐徐展开。

烟农喜丰收

  “融”为要

  全国烟叶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不断夯实行业与烟区烟农的共同发展基础,在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黔南州局(公司)加强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构建优质高效、绿色生态、富农增收的山地特色农业体系。

  2020年,瓮安选定天文镇乌江村作为烟叶产业综合体建设试点,优化资源配置,出台政策扶持,构建以烟为主、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捆绑各种项目资金,用于综合体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配套建设生物质燃料厂、蚜茧蜂和蠋蝽扩繁基地、同位发酵床生猪养殖等项目,探索烟区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路。

  去年初,福泉市在陆坪镇规划建设5000亩烟区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通过“烟+粮”“烟+饲”“烟+菜”等“烟+”多元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多产业融合、设施综合利用、产业“智慧”管理、产品“智能”营销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

  综合体内,配套建设现代化烘烤工场、生物质燃料加工厂、产业工人培训中心、骨干水源工程、田间管网建设、烟区道路改扩建、机耕道、智慧烟区管理平台等设施,强化产业技术培训、农业保险推广、病虫害防治、平衡施肥、绿色生产、烟蚜茧蜂繁育基地等要素保障,确保综合体实现绿色化发展。

  “我们看中这边土地平整,土地资源好,我们就来承包,带动大家就业。烟地里忙的时候一天最少有20至30个人来务工。种完烟还可以种植蔬菜,一年有两份收入。”福泉市陆坪镇罗贝村烟农周宇华说。

  以烟为主,多业融合,黔南烟区正逐渐形成产业发展布局规模化、土地流转合作化、烟叶发展专业化、产业融合订单化、绿色产品品牌化、综合园区产业化的现代烟区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念好‘三字经’,推进烤烟及融合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烟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提升黔南烟叶品质,努力打造黔南烟叶品牌。”蒋光华说。(吴清海 吴珊)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