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央视专题片《长征之歌》讲述红军长征过镇宁“弄染结盟”

2023-01-17 19:03:59  来源: 动静贵州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继承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于111日至13日、116日至18日在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播出,每天播出一集;次日在央视科教频道21:20档重播。

  第二集《跨越时空的承诺》以当年红军对人民的承诺为主线,展现了长征沿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追求美好生活的历程。其中重点介绍了当年红军经过贵州镇宁时,与当地布依族武装首领陆瑞光签订了弄染结盟,以及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等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

  

  当红三军团经过贵州西南部的镇宁时,红军将领与当地布依族武装首领陆瑞光也曾订立了一个盟约,史称弄染结盟

  

  国防大学教授刘波:这是当年红军在镇宁的红三军团渡江作战指挥部旧址。右纵队就是经过我们所在的地方,镇宁。当年彭老总的红三军团渡过北盘江的指挥部就设在这里。过北盘江面临着若干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里多山,然后民族众多,当时民族矛盾很尖锐。

  

  在今天的中央档案馆,存放着红军三军团渡北盘江前后与中革军委往来的电文,这些电文记录了弄染结盟的始末。

  

  军事科学院研究院江英:这里是中央档案馆的4封电报,通过这些电报,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弄染结盟前前后后所发生的事情。这个布依族有个首领叫做陆瑞光,他们因为没有跟共产党,跟红军没有接触过,他们就跑到山里去了。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亲自到弄染寨去联系,结果这个陆头领还是受感动,就下山了,同意帮助红军渡过北盘江。这样的话,我们就看到这一份电报是特别珍贵的一份电报。它原文是这样的:一首领陆瑞光,我们跟他们订立了作战协定,也就是反蒋(介石)、反王(家烈)、反犹(国才),反对国民党及苛捐杂税,这就是弄染结盟的最重要的一个电报。

  

  这份反蒋作战协定是目前所知红军主力部队在长征中与少数民族订立的第一个正式协定,为日后红军北上川甘陕等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弄染结盟为红军主力顺利渡过北盘江,进而威逼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敌军重兵包围,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在当地民众中播下了红色的火种。

  

  时隔一年,当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经过北盘江畔,当地群众如同这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一样,热情欢迎红军到来。

  依靠各族群众的支持,红二六军团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在乌蒙山区展开了将近一个月的回旋战,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当年红军长征途经的贵州,一直是中国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导致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石漠化,石漠化被称为生态癌症。贵州90%的贫困人口都处于石漠化山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和他的团队向石漠化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发起挑战。

  这一条条崎岖的山间小路,连熊康宁自己也记不清走了多少遍了。长年奔波在深度石漠化山区,尽管配备的是性能良好的越野车,但爆胎依然是家常便饭。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我们差不多一年就要换一次胎,现在还好。你想一下,当时红军从这儿过的时候没路、没车,靠两个腿走。

  同学们,石漠化治理并不是一个、两个五年计划能够实现,我希望这条路你们继续走下去,让我们红军走过这一路的老百姓彻彻底底富裕起来。

  从这个剖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它完全不是靠土壤维系它的生存,而是根系深入到裂隙里面去,吸取裂隙中水和营养成分来维系它的生存。

  

  绿了荒山头,白了少年头。40多年面对艰辛与孤独,每当信心不足的时候,熊康宁就让大家想想长征的艰难困苦,学学红军的坚韧不拔。坚守,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深度石漠化地区的岩穴中种植花椒,是熊康宁和他的团队与当地群众共同创造的治理石漠化的成功经验,利用花椒的耐旱性和根部的水土保持作用,达到改善土壤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一颗这么大的树,(花椒产量)是25斤左右,那就差不多赚一倍了。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范洋)

 

[责任编辑: 汪强]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9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