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杨坚:奋楫扬帆 全力谱写紫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01-18 17:33:11  来源: 新华网

  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协第十三届贵州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是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推动中央、省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重要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国家明确贵州“四区一高地”新的战略定位、提出一揽子全面性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措施后召开的重要会议。两会期间,围绕实现“主定位”、实施“主战略”、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新华网邀请代表委员畅谈如何结合两会各项报告谋划新一年工作、如何把尽职履责与人民群众关心关切问题有机联系、如何奋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等热点话题。1月18日,贵州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坚作客新华网,与广大网民分享交流。

  贵州省十四届人大代表,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坚。

  新华网:《政府工作报告》对未来五年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接下来,紫云如何予以贯彻落实?

  杨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篇讲政治、有情怀、可落实的好报告,既是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导航图”,又是操作层面的细致“说明书”。紫云县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既定发展思路和两会作出的安排部署,结合紫云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安排,在学深弄懂的基础上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高质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结合紫云实际,逐年制定目标计划并稳步实施。加大与省直各厅局各部门的工作对接力度,对报告中各项政策寻求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全面吃透政策,把报告中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去。

  新华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中,紫云将如何全力以赴谋发展?

  杨坚:一是集中力量推进工业突破。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按照省政府“六抓”工作要求,一方面发展以石材和碳酸钙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另一方面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生态食品产业和短链轻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是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紧紧围绕“精致精彩慢生活,流光溢彩夜紫云”定位,按照“一村一镇一线一业”的规划,按照“4+1”模式高质量推动城市棚户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提高城市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做活城市经济。启动谋划实施新一轮“四改”项目,完成改造棚户区1320户、老旧小区2418户、背街小巷6条、地下管网2公里。通过城镇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升,有序引导乡村群众顺向城镇化。

  三是大力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发挥好格凸河景区龙头作用、猫营温泉康养中心示范带动作用,完善翠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功能,推动特色民宿、漂流、温泉、农特产品加工、农家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大河苗寨旅游民宿体验项目,精心打造红色文化、漂流体验、蔬果观光采摘3条精品路线,创建黄鹤营村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牛场坡村、翠河村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旅游接待人次、收入增长、人均花费、过夜游客均增长10%以上。

图为猫营园区。新华网发

  四是全力抓好农业产业发展。按照“北种南养”的区域产业布局,集中在土地资源较好的北部发展种植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在土地碎片化较为严重的南部发展养蜂等养殖业。种植业方面,完成茶叶产业产销一体化平台建设,管护提升茶园1万亩,新植茶叶2500亩,实现茶叶种植面积5.6万亩;新增蓝莓种植面积5400亩(全县种植面积达1.5万亩);扩面种植红心红薯4万亩以上。养殖业方面,加强紫云花猪品种资源保护,建成预计年出栏8000头花猪保种场,完成生猪存栏22万头,出栏31万头;推动立华牧业在紫云县的养鸡规模向3000万羽迈进;新增发展林下蜂养殖5000群(全县达3万群),在南部区域打造五倍子蜜、百花蜜等“甜蜜紫云”系列品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尤其是耕地撂荒整治,谋划粮食安全项目3个,融资新建高标准农田3.5万亩,其中旱改水9400亩,在集中连片坝区推进稻油轮作示范种植,以产业化方式保障粮食安全,把坝区做成旅游园区。

图为白石岩红芯红薯产业基地。新华网发

  新华网:紫云地处麻山腹地,基础力量薄弱,在全力以赴抓民生保障方面有哪些举措?

  杨坚:一是全面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强化“3+1”保障,加强对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农户的监测帮扶,及时精准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实现动态清零。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千方百计拓宽脱贫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注重激发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实现良性循环。

坝羊茶叶产业基地。新华网发

  二是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积极补齐现有学校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办学能力,整合闲置资源,降低投资成本,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强化教育资源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全面提升教育资源均衡化。按照“一集中两腾换”方式,对学前至高中学段学校进行布局调整。同时,强化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优秀师资力量引进和整合力度,创新教学质量激励机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持续用力补齐医疗短板。持续开展医疗救治能力提升、重大疾病预防能力提升等七大专项行动,提升卫生健康整体水平。加强与浙江、广州等地优质医院的合作,做好医疗卫生机构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政策调整要求,重点推进全县“医共体”改革,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有效互通和流动,保证群众就近就快就医。完善县乡村三级重症患者转诊机制,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分类分级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服务;做好紧缺药品采购储备,确保“有人看病、有药治病、有医可询”。进一步加快“大健康”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县人民医院搬迁使用。县妇幼保健院搬迁至原县人民医院并提质扩容;原妇幼保健院转办为专科医院。除积极开展市场化合作方式外,同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到民生领域建设中来。

  四是持续强化就业增收质量。一方面,强化外出就业务工人群的专业技术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就业务工引导机制,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投资理财能力培训,确保群众收入资产保值增值。

[责任编辑: 邓娴 刘昌馀]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