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践行“两山”理论之路越走越宽

2023-02-09 19:05:32  来源: 贵阳日报

  1月28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举行2023年义务植树活动,百余干部职工种下新绿。

  经济发展,绿色先行。近年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在该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下,深入践行“两山”理论,严格按照贵阳贵安关于以绿色经济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工作要求,将生态屏障、环保产业、绿色工业等作为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体制机制,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生态兴则发展兴。如今的经济区,山明水秀、鸟语花香,高质量发展的底色鲜明,以航空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会议休闲娱乐业5类特色产业为引领的各类企业,正先后在这片宜居、宜业、宜产的土地上汇聚,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含绿量”不断提升。

  分级分类管控环境 助力绿色工业发展

  为严守生态底线,近年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坚持生态功能定位,对辖区生态环境深入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区管控。

  “三线一单”管控清单依据空间管制红线,对生态环境实行分级分类管控。按照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效率细化管控要求,经济区以汪家大井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为“绿色基底”,制定印发《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对建设项目实施清单式管理的方式,对拟入驻建设项目主动介入、提前服务。其中,对符合经济区产业规划布局、绿色友好型、“两主一特”产业偏好型的建设项目加快手续办理和审批,既有效提高手续申办效率、又淘汰了一批不符合饮用水源地保护要求的建设项目。此外,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完成污染防治的“初道过滤”。通过“源头防治”,贯彻落实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夯实环保基础设施 加快经济绿色发展

  在“源头防治”的基础上,经济区深入开展环保治理,坚持统筹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两大抓手”,在建区之初便谋划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PPP”合作模式,引入企业实施环保基础设施修建工程。

  如今,两座污水处理厂和63公里配套污水管网竣工投运,让经济区核心区域的污水收集实现全覆盖;4条河道的生态景观实现生态治理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从宏观上实现了整个区域污水入管、清水入河、长治久清的目标,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在经济区发展壮大的成功案例,加快了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创新城市“三城”建设的速度。

  与此同时,经济区不断创新,优化行政管理手段。如首创“政府河长+民间河长”的“双河长制”,委托第三方环保机构对龙里县托管区域开展排查调研、环保法律法规培训,既掌握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底数,也有效防范了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发生。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 筑牢辖区生态屏障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区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并结合《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生态文明专项考核方案》内容,厘清了各部门(单位)的生态环保责任和任务,通过强化目标考核,全面动员各部门协同推进大气、河道、危废物品等方面的污染防治。

  在大气污染防治上,经济区重点对“散乱污”企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产生企业、建筑工地等开展问题排查和整治,并划定禁燃区,限制高污染燃料使用,牢牢牵住大气源头污染的“牛鼻子”;在河道污染防治上,扎实开展河长制区、乡、村三级巡河1315次,督促完成问题整改35个。加大“无废城市”建设攻坚力度,入户检查危废企业72家(次),实现对危险废物处置的闭环管理,对5家辐射管控单位入户检查指导15次,严格监督辐射器械行业规范操作流程……

  去年,经济区扩大了大地村“治水”工作覆盖面——新建的5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覆盖7个村民组,污水管网总长度约23.75公里,总投资约1360万元,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8.2%。

  一系列污染防治举措筑牢了生态屏障,让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该区生态环境局的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大气环境质量达标率100%,优良率稳定在96%以上,区域内无污染地块,全年未出现突发环境污染情况……

  解决遗留环保问题 推进工业绿色升级

  在夯实环保、严管生态环境等基础上,2022年,经济区按照“强省会”要求,全面介入龙里托管区域环保事务,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对龙里托管区域企业开展环保监管,逐步推动化解托管区域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帮助企业提高环保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托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托管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实现托管区域工业产业绿色化、集约化升级转型。

  截至去年底,经济区对入户龙里托管区域的83家工业企业做好环保问题“全面体检”,并完成10家规上企业“一企一档”环保资料收集工作。

  在认真落实生态环保监管职责的同时,经济区积极组织企业开展环保知识专项培训等,帮助企业树立环保主体意识,深化企业对环保法律法规的认知,为下一阶段推动托管区域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和推动工业绿色升级贡献“绿色方案”。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以生态优势构建起的绿色经济体系,正不断助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生态兴则产业兴。该区生态环境局、经发局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以航空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会议休闲娱乐业5类特色产业为引领的各类企业先后在经济区汇聚,“生态牌”已成为该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其中,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经济区3家存量规上工业企业2022年1月至12月上报工业总产值4.02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2家存量规上工业企业2022年1月至12月上报工业总产值0.53亿元;6家生态特色食品(航空偏好型)存量规上工业企业2022年1月至12月上报工业总产值84.84亿元……经济区践行“两山”理论之路正越走越宽。

  点击2023:

  优化空间格局 提升生态品位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进一步推动辖区经济绿色发展,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将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提升生态品位、优化区域空间格局。

  据经济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晓飞介绍,在谋划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上,今年,经济区将启动中水回用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循环经济和节水城市的建设标准,推进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率,一期预计投资2000万元,铺设12公里输水管网,修建提升泵房,将以经济区龙洞堡机场、环卫中心等单位为试点,累积成功经验后全面推广,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同时,进一步提升经济区的生态品位,实施竹文化园建设工程。将根据该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区域内现有景观、河道、水库等自然生态风貌,规划编制《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竹文化园规划方案》,预计一期将完成竹子种植近400亩,投资金额约160万元。此外,修建竹文化特色生态园,将“原生态、绿色、健康”的生态品位融入经济区的发展理念,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在着力打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相伴、绿带环抱”的城市空间基础上,今年,经济区还将修订建设项目“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结合经济区“两主一特”重大战略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对《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修订,从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等方面制定更加切合经济区发展方向的措施和内容。同时,为经济区“量身定制”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完善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持续提高经济增长“含绿量”,为全面贯彻落实“强省会”行动,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提供绿色源动力。(记者 杨源)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5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