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龙头”起舞 聚势强链

2023-02-13 08:59:37  来源: 贵州日报

  贵州省着力打造以仁怀酱香白酒、正安吉他制造、贵阳 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龙头”起舞 聚势强链

  2月9日,茅台镇国台制酒车间内,随着平甑盖锅后不久,智能接酒区新酒缓缓流出。“作为茅台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国台拥有4个生产基地。春节假期后,企业第一时间安排复工复产,开始二轮次生产开烤。”国台酒业总经理张春新表示,在仁怀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这片醇香的沃土上,国台从“蹒跚学步的孩童”“懵懂求知的少年”,逐步成长为“英姿勃发的青年”。

  产区成就了酱酒,酱酒也在改变产区。仁怀市立足自身独特资源,以酱香白酒为主导,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实现两个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双千亿”强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力所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既要着眼当前,也要惠及长远。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发展的暂行办法》,计划“十四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认定200个左右集群,将重点围绕提升集群主导产业优势、激发集群创新活力、加快集群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开展集群培育工作。

  产业集群成为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路径。目前,贵州已有4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仁怀酱香白酒、正安吉他制造、贵阳高新区先进装备制造等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龙头”舞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提升协同力 政策支持促发展

  中国酒都仁怀,聚集了上千家酒企,“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721.9亿元。

  “仁怀市按照‘抓大、扶中、限小、育优’的原则,从资源配置、政策倾斜、财税金融、宣传推介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仁怀市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产业集聚度,当地通过推进苍龙片区白酒企业向园区转移,在坛厂和大坝区域规划建设“酱香型白酒配套产业园”,推进非生产性功能、生产生活服务功能集聚,以满足酱香型白酒产业包装、物流和生产生活性服务发展的需求。

  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正安县吉他产业园从单一生产制造向原材料、销售、物流、培训、包装等环节延伸,加快了园区闭合产业链的形成。目前,该园区已聚集了126家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吉他年产量超600万把,占全球产销额的七分之一。2021年,园区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在建的云岩区三马工业集中发展区,立足区位优势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特色,进行了关联性和针对性极强的先手布局。围绕电子信息产业主导培育方向,云岩区开展了芯片制造、板卡制造、智能穿戴等领域的重点招商。对于相关产业的研发、使用、销售、原料供给等产业板块将按照发展侧重、发力先后、建设重点波次外延,同步推进。

  “近年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重点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县域工业集中区、块状经济等出台专项政策,呈现出‘一县一策’‘一县一业’的发展态势。”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刘良灿认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产业优势,能够更好汇聚产业资源,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提升创新力 集群培养巧布局

  1月28日,贵州盘誉泰合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高速运转,液压支架相关配件、半成品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出炉。“目前公司订单价值4800多万元,生产线处于满负荷状态。”盘誉泰合董事长卜康说。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机三机配套研发生产的重型装备生产企业,盘誉泰合入驻盘州市红果经济开发区两年多以来,借助盘州煤企众多的终端市场优势,为煤企个性化定制矿机产品。去年底,该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综采设备在火烧铺雄兴煤矿顺利交付下井。

  “红果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煤矿机械零配件加工、成套设备生产及维修再制造的产业集群。同时,我们着力引进电镀、铸造等基础配套业态,完善产业发展基础,同步打造线上交易平台和线下设备超市,完善供应链服务。”红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清华说。

  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需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集聚创新要素。黔南高新区依托丰富的磷资源,坚持创新驱动,形成了以磷复肥为主打产品的工业体系。

  “园区通过与瓮福集团、福泉环保城等龙头企业共建精细化工产业科技孵化园、新型磷石膏建材产业园,投资孵化下游应用环节子公司。同时,引导泰福石膏、顺昌建材等中小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生产的磷石膏开发绿色建材等新产品,反向支撑龙头企业磷化工生产工艺改进。”黔南高新区综合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高红介绍。

  作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成果转化落地的平台,精细化工产业科技孵化园建设了专门的实验室和众创空间,致力于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孕育“高精尖”化工产业全链条。

  福泉市兴源化工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驻孵化园企业,公司执行董事顾靖东告诉记者,依托孵化园提供的技术及团队支持,公司项目环保测评均达到国家标准,生产伴随的高浓度废水经过技术处理后将和磷石膏制成阻燃材料产品。

  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目前已有12家企业进驻精细化工产业科技孵化园。在孵化园的支持下,园区企业正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率,形成稳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提升竞争力 专精特新辟新路

  从地理空间“聚集”,到研发创新“协同”,再到发展壮大“裂变”……聚集了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贵阳高新区,通过供应链协调、集群化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集群融通,不仅优质龙头企业保持强劲引领实力,“群”内众多专精特新企业也持续迸发后劲。

  位于园区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实施国家战略先进性电子材料重大专项项目,历时4年形成了磁阻传感器等拳头产品,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

  “目前,雅光电子的传统优势产品二极管整流桥已占据全球10%的市场。在新一代碳化硅功率模块、车用磁性传感器模块、电子水泵总成与综合热管理模块等新型智能电动化应用领域,公司正加速进行产业新布局。”雅光电子总经理王明彦认为,当前,具备较强研发能力与技术引导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正在进行角色转变,从行业被动跟随的配套商,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如今,贵阳高新区已培育了1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贵州省2022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名单中,贵阳高新区又有28户企业入选,占全省认定总数的13%。

  目前,近三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在县域产业集群。县域产业集群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刘良灿认为,贵州应立足产业升级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效应,依托企业成熟技术、成熟团队、成熟产品、成熟市场等优势,促使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型企业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和持续。(记者 江婷婷)

[责任编辑: 王雪松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5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