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做群众“贴心人” 当致富“带头人”

2023-02-16 15:01:29  来源: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从返乡创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郑培坤的视线一直放在农民身上,他也一直称自己为“职业农民”。十年来,他依托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和农业技术专长,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头示范发展特色养殖业,不仅带动村民一起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还带领村“两委”班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乡亲们眼中的“贴心人”,更是致富“带头人”。

  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养牛基地,郑培坤和工人正在给牛喂食草料。(沈启照 摄)

  时值初春,走进贵州省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养牛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圈舍映入眼帘,四周青山环绕,生态优美。圈舍内,只见郑培坤正忙着指导工人给西门塔尔牛添加“营养餐”,查看牛的育肥情况。

  “现有存栏母牛200多头,预计年可出栏的肉牛200余头,产值大概是在500万元左右,能够带动家庭农场30多户,能够在塔山村实施品种改良是300余户。”郑培坤介绍道。

  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养牛基地存栏的母牛。(吴念 摄)

  郑培坤出身于大有镇茂隆村,是华中农业大学兽医硕士。2012年他放弃让人羡慕、坐写字楼的白领生活,回乡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并凭着过硬的养殖技术和精细管理,壮大产业、打响品牌,带动9个村集体,农户1300余户5000余人通过养猪脱贫致富。

  2022年,郑培坤与村“两委”班子协商一致后,依托成熟的养殖技术,把发展目光聚焦到养牛产业上,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能人+农户”的组织方式,整合茂隆、统口、凉水井等7个村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养殖项目,目前可惠及农户350户1400余人,通过“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带领群众发“牛”财,为乡村振兴“畜”能。

  “我们采用‘1126’的这种模式进行分红,10%用于村集体提留,10%用于村级干部的绩效考核,20%用于村里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60%投入到产业发展再生产。”郑培坤说。

  郑培坤(左二)走村串户,了解村民的发展意愿和所需所求。(吴念 摄)

  在郑培坤的带领下,塔山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4629元增长至2022年的18000元,450户1756人累计分红1176万元。郑培坤还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今年1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如今,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郑培坤来说,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对于今后塔山村的发展,他充满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做文章,以做强产业发展这一‘引擎’,助推构建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郑培坤表示,美好的规划都需要脚踏实地,从民生出发,用实际行动把愿望变成现实,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好每一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养牛基地。(沈启照 摄)

  人大代表就像一个挑夫,一头挑着党委、政府的殷切嘱托,一头挑着人民群众的深切厚望。郑培坤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之余,他走村串户,认真了解村民的发展意愿和所需所求,为村民排忧解难,让他们切实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福祉。

  “能够有机会继续为群众服好务、代好言,是我的荣幸,更是责任与担当,我将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致富、乡村振兴助力添彩。”郑培坤说。(陈敏 吴念 沈启照)

[责任编辑: 王雪松]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66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