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东来
新华网贵阳3月6日电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如何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推动人力资源开发、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等问题,新华网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东来。
图为行驶在成贵高铁毕节城区德溪公园段的动车组列车(2022年4月26日拍摄)。新华网发(王纯亮 摄)
新华网:脱贫攻坚夺取全胜后,推进乡村振兴是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重要任务。请您谈谈毕节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
吴东来:去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出台系列支持政策,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进规划落实。
打造乡村振兴新典范,是《规划》明确的战略定位之一。我们将有效衔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一是全力巩固脱贫成效。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加快补齐教育、医疗、住房和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短板弱项,同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图为在毕节市一家天麻企业厂房内,工人正在摊晾天麻(2021年4月14日拍摄)。新华网发(王纯亮 摄)
二是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加大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提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做优天麻、肉牛、刺梨等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农业“接二连三”。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群众资产性收入。
三是有序实施乡村建设。统筹布局农村住房、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八大工程”,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推动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快发展,持续推进38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
四是大力振兴乡村文化。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乡风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全面推进移风易俗,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润泽乡土。
新华网:毕节是贵州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请您谈谈如何推动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强化人才支撑?
吴东来:毕节现有户籍人口950多万,平均年龄31岁,比全国全省分别低7.8岁、5岁,是贵州人口最多、平均年龄最小的地区。目前,全市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数505万人、常年在外务工186万人,但人才资源总量仅为83万人。当前,我市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不少短板,主要是教育水平差距较大,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人才总量与人口总量不匹配。
图为在毕节高铁站,务工人员正在排队候车(2021年2月21日拍摄)。新华网发(陈曦 摄)
我们将聚焦《规划》明确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战略定位,立足人口规模和结构,推动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一是夯实人力资源培育基础。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职教城二期工程、市级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发挥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等项目带动作用,拓展技能人才培育承载力。
二是壮大“毕节工匠”人才队伍。以实施“技能毕节”行动为牵引,建立产业、企业、院校、市场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大力培养毕节织工、毕节乡厨、毕节康护等技能人才,打造具有毕节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品牌。
三是提升人才资源数量质量。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人才强企培育、乡村人才振兴等“六项行动”,建好人才资源数据库,推进重点人才实现倍增,提高人才资源比重。
四是推动就业创业扩容提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群体稳定就业。大力实施“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战略行动,加快发展轻纺、包材、生态食品、电子信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就业创业。
图为在毕节市威宁经济开发区一家苹果企业,工人在分选包装车间搬运苹果。新华网发(王纯亮 摄)
新华网:推动绿色发展是毕节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三大主题之一。请您谈谈如何探索欠发达地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有效路径,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
吴东来: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毕节是乌江、珠江发源地,是典型的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我们将聚焦《规划》明确的“绿色发展样板区”战略定位,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同频共振、协同共进。
图为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新华网发(王纯亮 摄)
一是提高生态质量。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国家储备林、营造林、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等项目,深入实施两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
二是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五场战役”,加强重点流域治理,抓好草海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三是发展绿色产业。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林业碳汇和单株碳汇项目建设,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创新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四是培育绿色生活方式。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推行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努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毕节新篇章。
图为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养牛基地(2018年8月5日拍摄)。新华网发(王纯亮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