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开阳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2023-03-27 17:40:12  来源: 开阳县委宣传部

  “环境变干净整洁,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这一切得益于农村‘五治’工作的持续开展,是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和美乡村的结果。”开阳县“五治”相关负责人说道。

  今年以来,开阳县将农村“五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持续抓好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治厕技术指导。

  “治房”方面,编制村庄规划,全县制定了农村宅基地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建房的时间、地点、规模、用途等作出规定。加大了对村民房屋的管理力度,采取下发通知书要求自行拆除、进行思想引导并自行处理等方式处理乱搭乱建现象。同时,加大农村房屋风貌整治,在整体上打造美观、协调的大环境,预计整治1800栋。同时,紧盯“三权分置”主线,推广“622+1”农村闲置房屋盘活模式,围绕“十里画廊旅游景区,鱼上、三合城郊区域”,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科级以下公职人员,采取自营、出租、托管、入股、合作、有偿退出等方式,分类打造180栋旅游观光型、滨湖野生型、避暑度假型等主题民宿及农家乐,促进城乡资源双向流动。

  “治厕”方面,巩固厕所革命成果,构建“治厕”推进机制,全面宣传发动农民群众,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强化“治厕”队伍建设和技术指导。采取自建+代建相结合模式,做到“一户一档”闭环监管。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如今在开阳县各个乡村,臭气熏天的旱厕几乎已经消失不见,每个村子都在专门的地方设置了可回收物收集点和有害垃圾暂存点。

  “以前的旱厕臭烘烘,还招惹蚊蝇。现在的冲水式卫生厕所干净、没有臭味。这是我去到老家深切的感触,‘治厕’改变了大家落后的卫生观念,改出了新生活,也改出了新气象。”硒城街道干田坝社区的邵先生说道。

悬挂农村治厕横幅标语。

  “治垃圾”方面,建立了“县、乡(镇、街道)、村”三级治理责任体系,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减量责任机制,配置改造了乡镇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站15个、村级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111个,“积分兑换超市”7个,到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让大部分的居民都了解垃圾分类的常识,做到干湿分,干湿投,各小区和各村集中设置垃圾桶和垃圾箱,在每个村民小组放置适当的垃圾箱,垃圾箱装满后统一由垃圾转运站运走处理,实现村(社区)收集、乡(镇、街道)转运、县处理,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治水”方面,坚持以“强省会”五年行动水资源要素保障为导向,着力编制《贵阳市开阳县毛云乡簸箕村等6个乡镇11个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以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为重点,采取“因村制宜、深入治理”的模式,精准推动农村饮用水、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着力保障和解决饮用水水量、水质、水价和供水管理的问题,坚决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以前,很多村镇没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沟里。现在,在‘治水’工作中,修建了覆盖全村的污水收集管网,每家每户都安上了污水管道,通过管道将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过滤处理,人居环境得到很大的提升。”开阳县“治水”专班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治风”方面,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聚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采取建组织、抓载体、强阵地等措施,全面落实“两书一约一会”,持续推进“治风”工作,把“刚性约束”变成“软任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社会风气,弘扬文明新风尚。目前,发放倡议书30000份,推进红白理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有序运行,营造全民参与整治婚丧陋习浓厚氛围。

  “以前,村民受累于各种人情‘随礼’,‘烧锅底’‘满月酒’‘升学酒’‘搬家酒’‘高寿酒’,甚至于个别群众在原来的住房上新添了一层楼房也要办酒,人情礼金成为村民家庭的主要负担之一,现在我们村再也没有这种乱办酒席的现象了。”花梨镇清江村党支部书记余之亮说道。(杨刚)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6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