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白云50年丨新农家取代茅草屋,白云乡村面貌实现巨变

2023-03-30 17:57:26  来源: 白云区委宣传部

  乡村的样子,集中反映了基层社会的面貌。

  恢复建置50年来,贵阳市白云区农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阶段,农村面貌实现巨变。

  1973年恢复建置前后,贵阳市白云区农业发展缓慢、农村面貌落后、农民的温饱仍未完全解决。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浪潮,聚焦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全面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区农村发展跃上新台阶。

  2005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贵阳市白云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全区新农村建设呈现蓬勃生机。

  经过多年发展,全区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区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路网趋于完善。到2010年,白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点、市区共建点、区级点全部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当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7385元,比2007年增长了47%。

  贵阳市白云区曾经的农村危房(上)与新农村建设面貌(下)对比。(白云区委宣传部、白云区档案馆供图)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贵阳市白云区围绕“富、学、乐、美”四方面内容,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

  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间,全区先后建成20个市级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通过“抓点、带线、扩面”,打造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化融合、地域特色鲜明的“蓬莱仙界·白云人家”七公里一线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带。

  在白云,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按照扶优扶强、“五靠优先”(靠近小城镇、靠近产业园区、靠近农业示范园区、靠近旅游景点景区、靠近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原则,全面实施小康路、小康房、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六项行动计划”,以及农民就业创业、农村全民教育、文明村寨创建等“三项提升行动计划”。

  贵阳市白云区整合18个部门的项目资金近3亿元,先后建成了20个市级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013年12月,牛场布依族乡蓬莱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并获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开启了新发展阶段。

  根据全市的工作部署,贵阳市白云区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五治”等抓手,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贵阳市白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改造农村危房81户,建成32座农村公厕,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438户、普及率达96.4%。当年,牛场布依族乡蓬莱村荣获“全省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

  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乡村新居。(白云区委宣传部、白云区档案馆供图)

  2022年,贵阳市实施农村“五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白云区提升改造农房风貌1050户,全面完成青山、摆茅、马堰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外运垃圾减量至57.9%,完成改厕1348户,“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文明新风日渐形成。

  农村工作面向基层,要做出成效,需要下足“绣花”功夫、做实“精细”文章。

  今年,贵阳市白云区将升级乡村振兴工作,以6个示范村(尖坡村、青山村、靛山村、冷水村、蓬莱村、石龙村)为核心,通过产业的布局和文化的提炼,辐射10个拓展村,以环城林带为依托,围绕农村“五治”,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廊带。

  各村坚持攻坚“五清”(清理庭园、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乱搭建、清理滥办酒席),持续评定“五园”(美好家园、美好果园、美好菜园、美好菌园、美好田园),逐步实现“三改善”(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治理体系,改善农村干群关系)。

  品质白云,美丽乡村。“十四五”期间,贵阳市白云区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7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