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贵州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新增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3名;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揭牌;全省中医类医院诊疗人次、出院人数较2017年增长了49.96%、30.37%,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较2017年提高56.67%……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3年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2年,我省中医药工作在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中医药产业发展及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医疗服务补短板强特色
今年2月11日,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揭牌。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的广东省中医院,拥有其先进的技术力量、优秀的管理经验和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挂牌投运后,随着国家顶级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的下沉,将补齐贵州中医优质医疗资源的短板,提高贵州省中医医疗服务水平。
2022年,贵州着力加强服务体系和内涵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在健全服务体系方面,除与广东省中医院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外,我省还新增1家省级、1家市级、2家县级中医院。
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新增二甲中医院2家,建设中医特色专科37个、省级示范中医馆88个。建设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工作站5个,将优质资源下沉到市(州),打造固定的专家阵地,带动市(州)中医院大幅提升重点病种治疗水平及专科综合能力。
在加强中医医院管理方面,以公立医院高质量考核和绩效考核为抓手,建立完善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的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长效机制。
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在剑河县太拥镇白道村八万山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淫羊藿正在生长。据基地负责人陈天平介绍,这些淫羊藿在今年2月上旬种下,预计枝叶部分在今年5月便可采收。
“定制药园”的高质量发展,让医院有药用,让企业有钱赚,让产业发展有势头。
2022年,贵州发挥中药材优势,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其中,强化“定制药园”建设,新增7.67万亩、达40.97万亩。
此外,省中医药管理部门还扎实开展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大调研,牵头会同省有关部门,调研相关企业、医疗机构100余家,召开座谈会30余场次,完成《贵州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起草《贵州省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今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将该行动计划以黔府办发〔2023〕1号文件印发。
强化资源保护利用,会同省有关部门将头花蓼等91种我省苗族等少数民族习用药材,列入《贵州苗族等少数民族药材目录(第一批)》;支持贵阳、铜仁、黔东南3家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强化中医药健康旅游,会同省文旅厅制定印发《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评定标准(试行)》,确定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10个,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11条。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去年7月22日,在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上,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何成瑶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丁丽仙,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袁金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凌湘力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
至此,继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教授刘尚义获全国第二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后,我省再添一位“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是中医药领域的最高荣誉,“全国名中医”是中医药行业的杰出代表、行业标杆。获得这些荣誉,标志着我省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贵州扎实做好人才和科研工作,中医药发展支撑能力不断提升。(记者 罗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