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茶叶飘香。漫步亮岩镇太极村的茶山,青山如黛,万茶吐绿。
七星关区种茶历史悠久,始于汉、兴于明、盛于清、发展于当代。目前,全区挂牌古茶树7万余株,茶龄最高达一千多年。2016年,亮岩镇、七星关区分别获得“贵州古茶树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称号。
太极村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的古树茶品独具特色,品质极佳。改革开放初期,太极村达到了“山山有茶树,家家都种茶”的鼎盛繁荣景象。
“以前房前屋后都是茶树,每年清明采茶直到立秋,但后来古茶树遭到大面积破坏。”据太极村村民赵朝文介绍,上世纪80年代,实行包产到户政策,粮食产量不足,茶叶有价无市,一些“靠山吃山”的茶农无力解决温饱,不得已将古茶树砍去,改种庄稼。
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原毕节县农业局曾投资18万元在太极村建设“太极贡茶”优质茶叶生产基地4000亩,原县乡镇企业局还投资12万元购买一套茶叶加工设备,建茶叶加工厂。但因历史及开发不够、工艺不精等因素,未能扭转乾坤,昔日一金难求的太极茶一度沉寂。
2007年,贵州省委号召大力发展贵州茶产业,在政策红利的引导下,七星关区掀起了保护古茶树、建设茶叶加工厂的热潮。
为振兴家乡的茶产业,2015年返乡能人谢涛、张万登等6人乘着东风,成立了七星关区太极茶叶种植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注册“太极古茶”品牌,修建厂房,规划古茶扦插育苗基地,并买下2万余棵古茶树的经营权,大力发展生态茶加工。
太极茶业谢涛在查看古树生长情况。李金苗 摄
“农户负责管护和采摘,合作社支付土地租金、茶树管理费及务工工资,农户的积极性和保护意识都提高了。”谢涛说,购买古树经营权的方式改变了各自为政的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使全村茶产业走向了集约化经营道路。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兼顾文化传承、品牌培育、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据亮岩镇党委副书记李德亮介绍,为了提升茶产业的品质,亮岩镇积极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斗茶大赛、推介会等,打响古树茶的知名度,同时督促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加工能力和工艺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为乡村振兴助力。
目前,太极古茶辐射13个行政村,惠及2000余户茶农,年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产品畅销国内外。其生产的产品凭借其“浓爽持久的滋味、板栗的高香气、天然翡翠绿的汤色”,先后荣获毕节市“奢香贡茶杯”红茶一等奖、三等奖,贵州省秋季斗茶大赛金奖,古树绿茶“茶王”等称号,“太极古茶”的名声越叫越响。
亮岩镇太极村青翠如画的古茶树见证着七星关区对古树的保护与开发,刻录的是七星关区人民顽强不屈的生存壮歌。
保护古树就是保护生存之根。为加强古茶树的保护,七星关区严格按照《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对古茶树资源(包括树龄、种群、生物学习性、生长环境等内容)进行系统性普查登记,实施古茶树挂牌保护、认领保护等措施,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并加强种植技术指导,把古茶树保护与开发纳入《村规民约》,努力提高广大群众珍爱古茶树的意识。
同时,出台《七星关区太极贡茶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方案》,组建古茶树经营组织,通过购买、流转、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古茶树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大力推行“轮采”“晚采少摘”的保护措施,严禁掠夺性采摘古树茶,确保古茶树资源的完整性和永续利用。
目前,七星关区栽种茶叶17.03万亩,主栽品种为安吉白茶、奶白茶、福鼎大白茶和古树茶,投产茶园面积达5.45万亩,带动农户2850人,解决就业2000余人,已实现茶叶产量335吨,产值达16540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2023年产量预计能突破1900吨,产值预计超3.75亿元。
生态立茶、全民护茶。过去,一棵棵茶树点缀着绿水青山,与乌蒙儿女同度风雨;如今,漫山茶青赓续传承着七星关区的茶文化,点燃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之火。
古树焕新,群众凝聚力、向心力空前高涨,种茶、护茶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李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