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赤水独竹漂穿越历史长河“漂”向广阔天地

2023-04-14 17:07:08  来源: 遵义日报

  脚踩一根楠竹,漂行水上如履平地,这不是出现在武侠小说里的场景,而是发源于赤水河流域的一种独特的黔北民间绝技——独竹漂。

  独竹漂起源于秦汉时期,又称独竹舟,俗称划竹竿。赤水河两岸楠竹资源十分丰富,人们的衣食住行,处处离不开竹子。居住在此的先民为了往来交流便利,常常以楠竹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许多农户在集运竹木排的时候,为了追赶飘散的竹木,练就了划独竹的绝技,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赤足站在一根直径约15厘米、长约8米的笔直楠竹上,手拿一根直径约5厘米、长约4米的竹竿当桨,或乘风破浪搏击激流险滩,或稳立竹上悠闲荡于水面,其形态美观大方,动作协调连贯。

  在一代人接一代人的传承中,独竹漂逐渐发展成为当地年轻人热爱的民间体育活动。在赤水,每年端午节,独竹漂是与龙舟赛齐名的表演项目。

  独竹漂既可以进行精湛的技艺表演,也可以进行竞速比赛,而且表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单人、双人表演有比正划、倒划、转身、绕弯、滑行、换竿等技巧,形体自由美观;团队表演则看重队形以及队列的整齐和有规律的变换、动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独竹漂能锻炼人们水上的平衡能力、灵巧能力和运动能力,激发人们的拼搏精神,深受群众喜爱,贵州多地都有独竹漂这一活动项目。1999年,在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赤水独竹漂荣获团体表演金奖,被誉为“中华一绝”;2009年,赤水独竹漂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独竹漂被列入竞技项目;2021年,赤水独竹漂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近年来,赤水市一直致力于培养独竹漂表演人才和竞技人才,不断培育壮大独竹漂传承人队伍,有效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独竹漂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彰显非遗魅力。(记者 向婧)

[责任编辑: 吴雨]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2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