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4月19日电 春天的贵州毕节,到处花团锦簇,生机勃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毕节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谋划烟叶产业发展,争创一流烟叶品牌,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助力烟区乡村振兴和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大踏步迈向烟叶生产现代化。
夯实基础 全力稳固烟叶生产
近年来,围绕稳固烟叶生产基础,毕节市局(公司)持续优化烟区产能布局,按照生态、市场、品质“三优先”原则,将计划资源向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大、设施配套、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烟区倾斜,倾力打造“千亩村、万担乡”,加强核心烟区、重点烟区建设。
毕节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烟田保护工作的通知》,充分统筹烟叶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开展烟地轮作,保障好其他产业用地的同时保护好150万亩基本烟田。
烟农稳,则烟叶稳。毕节市局(公司)以“我为烟农办实事”为契机,以补齐烟农短板为抓手,以户为单位建立“一户一卡”烟农台账,编制《职业烟农200问》,通过层层培训,补齐技术短板,解答技术难题,培育一支2000名会经营、懂管理、业务精、技能强、讲诚信的职业烟农队伍,提升烟农烤烟种植经营管理及业务技能水平。
为做好烟农服务,毕节市局(公司)以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为目标,以大师工作室(工匠室)为平台,采取师带徒形式,在全市范围内组织潜力青年员工,分栽培、调制、评级三支队伍,通过内培、外培、省赛、行业竞赛等多种形式,提升青年员工业务技能水平,为烤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机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秀水镇进行机械化作业。新华网发
减工降本 烟农实现轻松种烟
近年来,毕节市局(公司)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不断推广机械化春耕技术,加大农机扶持力度,引导专业合作社、职业烟农使用机械作业,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扎实抓好春耕生产及农机化服务工作,助力烟农实现减工降本。
2020年,毕节市局(公司)联合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和多家农机生产企业,成立了烟草农机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成立以来,启动了3个烟草农机科技项目,申报6项授权专利,成功开发出自走式开沟施肥机、弹簧烟竿、光感播种机等机具,聚焦烟叶生产种植中的难点,联合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实实在在为烟农减轻了负担。
毕节市局(公司)还从气象入手,与气象局签订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双方资源,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气象预报、合作研发工作机制,利用“数字烟草+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开展精准气象服务,有效应对了2022年烤烟大田期间全市倒春寒、连阴雨、冰雹、暴雨等气象灾害。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秀水镇一景。新华网发
提质增效 打造核心原料品牌
为供应“性价比更优、安全性更好、可用性更强”的优质烟叶原料,毕节市局(公司)依托优良生态禀赋,围绕西部三县清甜香型、中东部五县蜜甜香型烟叶,全面落实各项主推技术,进一步彰显“优质、绿色、安全、特色”的四大鲜明品牌特性,打造了“景秀毕节,甜香毕至”的毕节烟叶品牌。
提质增效,离不开绿色生产理念的全面贯彻落实。毕节市局(公司)大力推进土壤保育,采取烟草+政府+农户方式大力推广绿肥种植31.30万亩;推广有机肥施用46万亩,100%烟地全覆盖;投入307万元对4.3万亩烟地进行生石灰土壤改良;残膜回收1425.96吨,同比增加490.44吨,减少面源污染。
提质增效,更重要的是响应卷烟品牌的需求。始终坚持“市场至上、品质致胜”经营理念,毕节市局(公司)深入落实定制生产体系,根据卷烟工业企业个性化需求,按照定区域、定品种、定需求、定技术的“四定”技术体系组织烟叶生产,全市基地单元计划调拨量94.8万担,定制化比例高达79%。
在威宁县么站福乐点,“铁牛”显身手。新华网发
共同富裕 助力烟区乡村振兴
毕节市局(公司)以提升烟农收入为目标,以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为载体,因地制宜接茬种植小麦、绿肥、蔬菜等粮经作物7068亩,利用育苗大棚闲置期种植特色瓜果蔬菜4.1万平方米,促进烟农增收1.37亿元。目前,毕节烟区建成烟区产业综合体10个,其中行业级6个、市级4个。
一年四季,毕节烟区力争让土地不停产、设施不闲置。育苗大棚里,育苗过后,黄瓜、青椒、茄子慢慢长满棚架。烟农利用育苗种植空档期,在闲置的大棚里种植有机蔬菜,有效增加收入。烟地里,毕节市在各村(社区)大力推广“烟粮轮作”机制,有的地区烟叶收获后种上四季豆,既能改良土壤,减轻烟叶病虫害,又能有效解决烟粮争地矛盾,保障粮食安全。
迈上实现烟叶生产现代化的新征程,毕节市局(公司)将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全力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吴清海 赵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