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大方:传承百年的“长石面条”如何走出小作坊“困局”

2023-04-29 12:06:13  来源: 大方县融媒体中心

高林凤在摆放面条。郑吉军 摄

  4月25日,在位于贵州省大方县长石镇杨柳社区的一家面条作坊前,“张家面房面条批发”的店牌已蒙上厚厚的一层面粉灰,向世人展示着面房的“久远”,女主人高林凤则在店铺前整理她家自产自销的“长石面条”。

  真正“久远”的不是这块充满现代气息的喷绘牌子,而是高林凤家至少五代的百年“长石面条”传承。

   “长石面条”的前世今生

  高林凤介绍,他们家从爷爷的爷爷时代就开始做面条了,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无从考究。

  在高林凤爷爷那时,从磨面粉到制作面条是全手工完成,那时面粉里放点盐搅匀之后就直接用手拉,当时叫手拉盐面。

  到父辈时,开始采用水轮车石磨来磨面粉,开始使用面条机,制作面条时机械和人工并用。

  去年,高林凤采购了全自动磨面机、全自动和面机。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整个面条作坊工作就高林凤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高林凤在操作自动面粉机。郑吉军 摄

  当问到面条作坊一年能收入多少钱时,高林凤坦言:“没有算过细账,一边挣钱一边花,家庭开销主要是两个孩子读书,老人赡养等。一年下来能满足各类家庭开支,但也没有多少结余。”

  大概,这就是长石面条的现状,养家糊口足够,但发家致富很难,可能这也是张家面房上百年几代人传承的真实写照。

  “张家面房”只是一个缩影,在长石镇,类似的面房现在还有17家。发展到顶峰的时候,曾有二十多家面条作坊,有的中途退出了这个行业。

  这就是“长石面条”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一个好的产业,历经百年时光,既没有消失却也没有做大做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长石面条”的尴尬处境

  像“长石面条”这样的产业,不外乎有三个环节影响其发展,即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瓶颈在哪?通过走访了解,之所以这个产业没有做大做强,现阶段的“长石面条”在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原料品质好但产量低,群众不愿多种。高林凤说:“正宗的‘长石面条’只用两种小麦。雅安早小麦是本地的传统品种,做出来的面条口感最好,吃在嘴里又细润又香滑,久煮还脆,伴有浓浓的麦香味,吃过它的人就不想再吃其他面条了,这是品质最好的‘长石面条’。另外一种小麦是最近几年引进的新品种毛毛麦(又名绵麦),产量高,但做出来的面条口感比雅安早小麦稍差一点。”

  两种口感不同的“长石面条”,成本和价格也有差别。雅安早亩产300斤麦子,4元1斤,面条8元1斤。毛毛麦亩600斤麦子,2.5元1斤,面条5元1斤。不同品质不同价格以供不同的消费者选购。

  市场上还有其他用外地面粉制作的面条,成本较低,市场价格在3元左右。所以,“长石面条”在价格上并不占优势。

  因为雅安早小麦产量极低,群众都不愿意多种,只是少量种植,仅供自家加工面条吃,拿出来售卖的小麦不多。

  “长石面条”物美价不廉,消费群体不够广。高林凤介绍,作坊生产的面条就摆在家里面销售,大部分是回头客上门取货,有的个体商户拿到城镇街上售卖,有的单位食堂长期订制,有的带去送亲朋好友,附近的老百姓则更愿意自己背着小麦来加工面条,因为那样更实惠一些。

  高林凤说:“近年来,我会在抖音上发发自己加工长石面的视频,也有不少网络订单,这些订单客户大多也是大方、毕节等周边外出的人,而且大部分是回头客,外地人对‘长石面条’还不太了解。”

  也许正应了高林凤说的那句话,“吃过‘长石面条’的人就不想再吃其他面条了。”但许多人连正宗的“长石面条”都没有吃过,他怎么会“感兴趣”呢,所以宣传还是要跟上。

  受小作坊生产条件限制,销售渠道单一。按理说,“长石面条”进入超市,是一个不错的销售渠道。但是按照相关规定,进入超市销售的食品需要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卫生许可证等,而现在生产“长石面条”的都是小作坊,达不到这些条件,这是“长石面条”无法进入超市的重要原因。

  “长石面条”的路在何方

  拥有百年传承的“长石面条”一路走来,仅仅靠单打独斗始终没有走出小作坊的“困局”,谁能“解局”。

  长石镇党委政府自然要擦亮“长石面条”这张名片,去冬今春,一场振兴“长石面条”的战斗已悄然打响。

杨柳社区“雅安早”小麦种植基地长势良好的小麦。郑吉军 摄

  长石镇党委书记杨荣祥介绍,通过广泛发动群众,今年的小麦种植从过去的不到6000亩发展到了10000亩,差不多翻了一倍,就是想要在“长石面条”的原材料上取得突破。

  杨荣祥说:“为了推动‘长石面条’全产业链发展,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引进企业入驻,让长石面条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降低成本,提高品质,让长石面条更受欢迎。”

  杨荣祥坦言,产量提高了,销售也是关键,将想方设法做好产销对接,做好贵人服务,找准市场,让长石面条产得出,卖得了,让长石镇捆绑在“长石面条”产业链上的群众得实惠能致富。

  长石镇对“长石面条”对症下药,紧紧围绕原材料、生产、销售三管齐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传承百年的“长石面条”将迎来发展的春天。(郑吉军 张纯 何志刚)

[责任编辑: 李涛涛]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7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