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松桃积极融入文旅产业发展大局,锚定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打造“铜仁东部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目标,以苗王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以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文旅融合为依托、以旅游富民为核心,探索出一条以文旅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径。
苗王城风光
突出一个定位,抓牢“两线一点”布局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明确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胜地、贵州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苗族文化旅游首选地和铜仁东部文化旅游中心的发展定位,科学谋划,精心布局,全力推进。
潜龙洞景五彩缤纷
高品质布局,高水准规划,高层次推动。构建以“东部苗王历史文化古城为东线”“西部潜龙洞风景名胜为西线”“盘石红石林奇观为中点的“两线一点”文旅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布局。形成多区衔接、相互融合的规划体系。按照全景、全时、全业、全民要求,把3400平方公里的县域国土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的乡村大公园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培育做大“锦绣黔松·生态圣地”文旅品牌,构建“处处是景、时时见景、触景生情”的乡村旅游印象。
盘石红石林
突出两个融合,做活“旅游+”文章
文化与产业的珠联璧合,保护与传承的相得益彰,是文旅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将发展文旅产业与弘扬本土文化融合。
“旅游+苗族文化”凸显县域特色。以建设传承苗族文化引领区为目标,深入挖掘弘扬德政文化、德孝文化、德商文化,培育发展苗族文化实体产业,举行苗族绝技展演,苗族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提升。
民宿老寨全景
“旅游+巫文化”彰显民俗风貌。充分利用苗族地区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大力开发民族风情旅游。在正大苗王城建立民俗博物馆,展示苗族服饰等银饰产品;在苗族村寨传承基地,培育非遗传承人;开展苗族花鼓、苗族对歌、苗绣等传统习俗,独具风情的民俗文化深受游客青睐。
“旅游+传统村落”厚积人文底蕴。建设古色乡村。立足资源禀赋,注重功能提升,利用小桃园、石头巷、大湾苗寨等古村落,因地制宜优化农村房屋、街巷风格风貌,塑造和留住特有的地域环境、区域特色、建筑风格等“乡愁”基因,发展乡村旅游,创成中国传统古村落17个,吸引广大游客打卡。“旅游+文物保护单位”建设韵味乡村。收集木雕、土陶、农耕用具、戏曲服饰等文遗产品1000余件,成为全县开展文遗传承展示和戏曲培训、教育研学的重要基地。另一方面,将发展文旅产业与建设美丽乡村融合。一批最美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让游客找到心中的“根”。
普觉茶园风光
“旅游+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建设活力乡村。大力实施“景区带村”旅游带动示范项目,探索以村为单位组建旅游专业合作社、旅游企业,发展农家乐、林下乐、民俗饭店、风情客栈等乡村旅游,打造正大长征村极限运动体验、盘信大湾村民宿、乌罗桃花源生态养生等,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突出三大创新,完善旅游要素配套
坚持软硬齐抓,补齐要素短板,助力文旅产业提质升档。
集团化统筹景区建设。成立全域旅游工作指挥部,整合多个部门力量齐抓,以主要领导、最强力量抓全域旅游,推动旅游发展由部门专抓向党政统筹转变,推动旅游产业由“官办旅游、大包大揽”向“官民结合、市场先导”转变,形成齐抓共管、全域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冷家坝碧水青山
市场化推进景区项目。成立松桃文旅集团,市场化推进景区开发、经营、建设和管理。全县拥有4A级旅游景区1家、3A级旅游景区2家。
最美大沿村
链条化完善景区配套。实施“七来”行动,配套完善旅游“六要素”,新建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等设施49处、宾馆酒店21家。推出寻根朝圣、休闲娱乐、文化研学、探险寻秘、美食养生、红色文化六大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形成以“游苗王城、看苗族绝技、听苗族对歌、吃苗族饭、住苗族民宿、浴太平河、登红石林、探潜龙洞、赏苗族风情、览黔东草海”为重点的旅游体系,旅游周边风光和山水休闲健身游、石林地质奇观科普游、古寨文化观光游、田园风情游等特色游。
突出四个共享,延展文旅振兴功效
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将文旅发展的成就惠及全县广大人民。
共享基础便利。紧紧围绕“两线一点”布局,将发展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有序推进“一中心五片区”示范工程,编制“多规合一”村庄,提质改造农村旅游公路123公里。
桃花源画廊
共享产业红利。始终把旅游作为推动农民增收、助力精准帮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带领更多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共享产业红利。桃花源依托十里画廊、省级民族文化村响水洞等文旅资源,升级潜龙洞、飞灵山、红石林、黔东草海等旅游项目。
共享生态纯利。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实行荒山造林、通道绿化、水岸绿化、种苗基地建设、退耕还林系统治理,打造“生态松桃 醉美苗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林地成为一道美丽风景线,实现“卖木头向卖风景”转变。
黔东草海
共享人才福利。紧紧抓住“聚集”和“培养”两条途径,通过直接引才、专家荐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广大招引高层次文旅人才、乡村文化能人、文艺爱好者来松创业就业,涌现一大批优秀乡土文化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撑,点燃乡村文化艺术之光。(杨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