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微”服务释放“大”能量!云岩区民政工作持续固基本 强特色

2023-05-16 15:21:29  来源: 云岩区融媒体中心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回望过去的一年,云岩区民政工作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

  ——入选贵阳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区;

  ——盐务街街道金仓社区居民委员会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盐务街街道永安社区居民委员会入围国家民政部、国家司法部评选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毓秀路街道毓秀社区等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获评贵阳市2022年度示范“三感”社区;

  ——养老服务工作经验《云岩区“四个结合”探索养老产业发展新路径》在《贵州改革工作动态》刊发;基层治理工作经验在《贵州组织工作》刊发......

  工作中,云岩区民政系统坚持“四主四市”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强省会”行动,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宗旨,凝聚全区民政工作合力,全力抓好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等关键环节,不断提升民政工作质效。

渔安新城。赵倩倩 摄

  激活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推进城乡社区治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街道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以前,渔安新城B、D组团的电梯经常‘罢工’,我和邻居们都被困在过电梯内,低楼层的居民甚至宁愿走楼梯,实在有些闹心。”家住云岩区渔安新城的居民廖梅说道,现在电梯全天供电24小时正常运转,给我们解决了多年来的大问题,让我们的回家路更安心。

  渔安街道具有区域面积大、人口数量大、城市形态新、社会治理新“两大、两新”显著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依靠良好的地域优势,该街道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社会治理难度增加。

  面对现实治理困境,街道采取系列举措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打造幸福和谐社区,是云岩区基层社会治理蓄力赋能的一个样板。

  “工作中,我们推进权限下放,落实包保责任机制,把辖区划分为1739个联户单元,配备了1712个联户长、288名楼栋长、401名单元长,促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同时,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分类因岗定制、分层量化细化、分级组织实施、分析比较运用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标准。”渔安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道,为更高效地服务群众,街道积极探索推行“一窗式”服务,构建“1+8”党群服务“中心+站”服务平台,加强社会治理、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协同,最大限度实现审批、服务、执法等事项“一门办理”。

  治理为本,服务为先。云岩区将持续增强基层自治活力,坚持推进资源要素下沉基层,为基层放权松绑,推进基层行政化;坚持夯基固本,深化推进“三减一规范”相关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基层任务分工,全面推动村(社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强化特色,结合前期优秀工作经验,充分做好经验总结、试点推广,探索继续打造一批基层治理先进典例,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实现治理水平持续向好。

云泽养老服务站。赵倩倩 摄

  聚群聚力多措并举 推进养老服务供给再提质

  走进位于大营路街道万江社区内的云泽养老服务站,映入眼帘的橙色主色调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温馨感。

  据了解,云泽养老服务站于2022年7月初开始动工,由原社区澡堂改造而建,于2022年11月基本完工,也是鹿冲关“15分钟生活圈”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一家集休息区、娱乐区、图书阅览区、食堂等功能区于一体,可提供家政、餐饮、文娱休闲、医疗健康、生活照料、老年商品、生态产品以及安全居家等8大类服务的综合性日间照料中心。

  云泽养老服务站的建成是云岩区构建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生动写照。2022年,云岩区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3所、社区养老服务站66所,为647名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家庭适老化设施改造,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实质性突破,满足老年人“楼上到楼下,养老+就医”的需求,逐步实现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为不断加强优质养老服务供给,全力优化提升老龄群体服务质量,实现老有所养。云岩区积极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扩面增效,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找准老龄服务高质量发展路径;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运营,明确建设运营标准,加快构建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全方位满足老年群体基本养老需求;探索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差异化打造,打造一批以“医养结合、公益助餐、文体娱乐、健康理疗、智慧助老”为主要特色功能的各具特色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突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推进养老产业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逐步构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凝心聚力用心用情 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   

  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基本民生保障能力、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705元/月提标到725元/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一级残疾由70元/月调整为100元/月,二级残疾由50元/月调整为80元/月,扩大三级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40元/月;全年共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搜救5000余次,温暖救助133人;开展困难临时救助529人,其中“救急难”25人次;开展元旦、春节“两节”寒冬送温暖行动,为低保、特困群体发放慰问金......

  过去的一年,云岩区始终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坚持主动发现、主动提标、主动慰问、主动宣传“四个主动”,形成社会救助工作从精准识别到科学测评的良性工作闭环,全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体系,实现扶危济困能力新提升,有力保障辖区民政服务对象生活权益。

  在盐务街街道,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分析研判社会救助工作,定期开展工作业务培训会,提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已是常态化工作。

  “作为云岩区社会救助工作审核审批权限下放试点街道之一,我们不断规范做好社会救助各项工作流程,比如全面摸底调查、规范低保申请流程、定期开展低保年度核查工作等,针对特殊群体特殊情况,积极实施临时救助,精准纳入临时救助,实现低保、特困应保尽保和临时救助应救尽救。”盐务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社会救助工作事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云岩区不断增强精准温暖体系建设,健全“主动精准温暖”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体系,深入推进民生保障供给提标。持续提高保障标准,主动让特殊困难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让社会救助工作更有力度;精准实现应保尽保,聚焦重点对象和“十条”负面管理清单做好入户调查核实工作,通过加强与部门的数据信息比对、入户排查等方式,让特殊困难群众生活更有精度;温暖开展救助服务,推动兜底保障方式向“物质+服务”救助转变,对保障对象主动问需、服务上门,让特殊困难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社区送温暖 义诊送健康”服务活动。赵倩倩 摄

  统筹谋划补齐短板 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利用社区内各类网络、报刊等资源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法规以及在保障民生、减轻群众负担、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治丧、低碳祭扫、生态安葬,倡导科学、文明、节俭的殡葬理念,引导居民采用鲜花、丝带、寄语卡片等安全环保方式祭祀;

  利用清明、中元节等传统祭祀节日,开展鲜花换爆竹、纸钱,举办网络公祭仪式等活动,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近年来,随着殡葬改革深化和移风易俗推进,鲜花祭扫、绿化植树、家庭追思、社区或集体公祭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在云岩逐步涌现。

  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在云岩蔚然成风,是云岩区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以毓秀路街道为例,在推进殡葬改革工作中,该街道建立完善街道党工委领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现代殡葬管理服务体系,强化责任和投入,加快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殡葬服务均等化。同时,加大执法和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引导群众进公墓的安葬率。2022年该街道辖区火化率为100%,无私埋乱葬情况,全面实现骨灰或遗体入公墓集中安葬。

  推动殡葬事业发展能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云岩区厚植文明风尚,持续巩固“治风”工作成效,依托婚姻家庭辅导室、红白理事会、惠民殡葬改革宣传队伍开展文明宣传引导,倡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文明风尚,逐步构建和谐家风、文明习俗。同时,深化殡葬改革,努力争取新建1个区级殡仪服务中心,做好基础设施配置、生态节地墓葬宣传倡导,回应好群众“逝有所葬”要求。

  厚植民生向民心。一个个务实的举措,一串串数据的变化,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蕴含着浓浓的民本情怀,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让云岩的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民生福祉的温度。(赵倩倩)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17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