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产品和服务迭代展多彩魅力
——解读贵州旅游恢复性增长的密码
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红色文化丰富多彩,民族风情古朴浓郁的贵州,被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公园省”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多次提出推动旅游产业化的重要要求,为贵州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贵州牢记嘱托、感恩思进、感恩奋进。今年以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分别前往贵阳市、安顺市、黔南州调研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提出要深刻认识把握旅游产业化在贵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以世界级标准开发世界级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要求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扬优势补短板,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格调品位,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精准高效满足游客的个性化、智慧化、多元化需求,持续提高多彩贵州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高水平服务带动高品质旅游。
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把主题教育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坚定不移以高质量的旅游供给、高水平的旅游服务吸引更多境内外游客到贵州旅游,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贵州累计接待游客1.8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和21.0%,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可比口径的92%和99%;游客人均花费1073元,同比增长8.7%,恢复到2019年同期可比口径的107%。
“五一”假期,全省旅游市场全面恢复,安顺市黄果树景区接待游客18.0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779.28万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31.5%、618.1%;黔南州荔波樟江景区接待游客25.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631万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220.3%、235.0%。
旅游市场恢复性增长明显,贵州旅游正成为扩大内需的“火车头”。
世界级资源吸引更多省外来客
“终于看到了教科书上的大瀑布!太震撼,太美了!”5月2日,来自北京的游客董冰玉一家正在黄果树大瀑布前打卡留念。董冰玉告诉记者:“我们知道这里有‘中国天眼’,创造出很多桥梁奇迹,来了更体会到,大山保护和滋养的贵州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文旅部门纷纷“走出去”,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客源市场开展旅游招商推介活动,预热假日旅游市场。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目的地为贵州省的长线旅游订单量同比2022年增长417%,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并由此带动了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215%,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40%;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02%,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123%。
写进教科书的黄果树大瀑布,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梵净山,大国重器“中国天眼”科普基地、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苗寨,以及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等,都是当仁不让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据黄果树旅游区、荔波县的初步测算,在“五一”假期所接待的游客中,省外游客分别占比84%、77%。
5月1日,记者在黄果树景区门口看到,新开业的各国里商业综合体,因汇聚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演艺和旅游商品,让游客流连忘返。记者走访发现,景区周边4000元一晚的柏联酒店,匠庐系列、尧珈·望瀑、朵贝云等高端民宿几乎都是满房状态。在黄果树旅游区内的石头寨村、郎宫村、乌拉村蛮寨组等乡村旅游点,前来露营、踏青、烧烤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与过去旅游大巴车当日往返的景象截然不同,安顺市委书记杨昌鹏表示,为了让游客惬意地住在风景里,尽情地玩在山水间,安顺着力破解“住”的难题,并开通VIP要客服务,不断提供多种高标准的旅游产品组合和线路服务。
“用好世界级资源、对标世界级标准,发展高品质旅游业态,营造高质量旅游环境,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对于安顺的旅游前景,杨昌鹏信心满满。
景区更智慧 创新促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看山看水看人海,在荔波樟江景区和黄果树景区单日流量分别突破6万人与4.5万人。如何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成为贵州各大景区“亮本领”“比实力”的功夫所在。
5月8日,记者在荔波樟江景区信息指挥中心大屏前看到,通过该信息系统,不仅景区的流量数据、旅游安全管理、环境指数等动态一目了然,而且还可以实时调度指挥,工作人员几分钟就可到达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近年来,贵州各大景区运用先进技术赋能旅游发展,不仅优化了旅客的旅游体验,还帮助景区通过智慧管理实现了流量扩容,荔波樟江景区通过“四个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车流带人流、时间换空间,游客承载量由原来的每天2万人提升到每天7万人;黄果树景区将全天游览时间划分为9个时段,进行实名制预约,告别昔日的“人山人海”,景区承载量则由过去的每天3.5万人提升到每天5万人。
此外,创新产品成为旅游消费热点,沉浸式旅游、体验式旅游、研学旅行、博物馆旅游、定制旅游等各类玩法备受追捧。在“村BA”的故乡台江县,当“五一”假期遇到苗族姊妹节,万人盛装游演、万人唱响翁你河、万人苗疆长桌宴、万人苗潮音乐汇等系列创意活动,让八方宾朋体会“世界最古老的情人节”的魅力。
以产品为导向重构游客圈层的荔波县,通过分析海客画像,做深“水”文章,除了大七孔游船、鸳鸯湖游船、卧龙谷漂流等传统“玩水”业态,还在小七孔景区新打造了翠谷特色亲水体验区,“汉服/民族服饰+山水”创意展演,《寻梦绿宝石》剧本游等,吸引一大批年轻游客置身其中,让相当部分游客延长了在景区的游玩时间。
荔波县委书记叶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拥有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荔波在保护中精细开发,依托核心资源丰富旅游业态、挖掘特色资源补强产业链条、增加产品供给推动圈层引流,不断提升荔波旅游格调品位,奋力打造世界级景区。
据统计,“五一”期间全省各地组织开展非遗展示、动漫嘉年华、音乐会、亲子体验、美食品鉴、徒步观光、洞穴探险等300余项涉文旅活动,举办景区门票减免、酒店民宿打折、餐饮娱乐优惠、商品购物满减等促消费活动60余场。
“随着消费的升级,旅游成为一种动态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和消费在不断改写旅游思维和发展方式,需要更加丰富多样和彰显个性的旅游产品。”国家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执行秘书长傅迎春一语道破其中奥义。随着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更多旅游新创意、新玩法在贵州涌现,较好地满足了不同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旅游新势力崛起 好服务是长久之计
从全国来看,一些注重品牌营销和差异化竞争的目的地正在跃升成为热门打卡地。作为“村BA”火爆出圈之后崛起的旅游新势力,“五一”假期台江县累计接待游客56.6万人次,同比增长179.6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31亿元,同比增长348.83%,创历史新高。
台江将“屏幕”云流量转化成现实销量、在地留量的背后,是长期默默耕耘的“必然”结果。台江县委宣传部部长潘年景告诉记者,去年夏天,“村BA”火爆出圈之后,台江县台盘村一个月内引来50万名游客参观打卡;今年元宵节开展的苗族“舞龙嘘花”非遗活动,让11.68万人次游客在春节期间涌入台江;3月的贵州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又让这座不到1200人的小村落再次成为全网“顶流”。
如何把“有内涵”的文旅供给体系和“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体系织得更牢、更密?政府、商户与百姓们开始清醒地意识到,要努力为家乡争取一个满意的“印象分”,让“回头客”带来长期综合效益。
“五一”节前,我省召开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并启动2023年全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专项行动。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则齐抓共管,切实做好假期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市场监管、文旅活动等。
随着旅游市场强势回暖,全球旅游业重塑格局、重新起跑,贵州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奋进之姿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从今年前4个月和“五一”假期成绩单来看,全省旅游复苏态势实现新一轮“领跑”,度假旅游业态和管理服务水平实现新跃升。荔波、安顺两地均在承接了大量游客的基础上以多元业态与优质服务舞龙头、作表率,同时以台江为代表的旅游新势力的崛起,展示了“乡土情”“民族风”,更让人看到了贵州旅游在复苏过程中的新活力,并施展出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主导性作用中的积极作为。(记者 黄蔚 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