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省巩固提升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2023-05-28 10:29:56  来源: 贵州日报

擦亮农产品品牌 推动加工提质增效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我省巩固提升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再有20来天,夏季“水果明星”蜂糖李就将上市。

  李子还在树上生长,镇宁自治县六马镇弄袍村蜂糖李种植户岑仕兵就接到了一些订单。

  “都是老客户在微信上提前预订,目前已经有几百斤的订单了,我们的李子品质好,一点也不愁销。”在地里察看李子长势的岑仕兵难掩兴奋地说。

  地处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带的弄袍村,是镇宁蜂糖李产业发源地。近年来,随着蜂糖李产业的种植端提升、市场端拓展、品牌端建设,镇宁蜂糖李的品牌影响力愈加强劲,让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走上了产业振兴之路。弄袍村所在的六马镇,也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我家种了30亩蜂糖李,在卖李子的同时,我们还销售蜂糖李苗,每年至少能赚30万元。”从外出务工到返乡种李子,这几年,岑仕兵一家的腰包越来越鼓。

  小李子,大产业。2022年,镇宁蜂糖李全县种植面积2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13.7万亩,年产量约5.7万吨,年产值26.1亿元,带动6.2万人致富,实现户均收入12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022年,贵州通过优化提升特色种植业、推动农产品加工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等措施,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巩固提升行动,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积蓄强大的底蕴。

  夏风微拂,走进中国辣都——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4月份移栽的辣椒苗生长旺盛。在这里,提起辣椒,大伙儿有说不完的话。

  “小辣椒是我们的‘致富椒’‘幸福椒’,一年能挣好几万。”种植户佘祖莲感慨,红辣椒鼓起钱袋子,也映红了家人的好日子。

  这些年,得益于加工技术的引进,虾子镇的辣椒被加工成一袋袋口味各异的火锅底料以及麻辣香锅、小龙虾调料,辣椒产品远销加拿大、日本、法国、意大利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辣椒产业呈现出产销两旺景象。

  产业之花,结出硕果。2022年,全省辣椒、刺梨、蓝莓等种植面积保持全国第一;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国重要的夏秋蔬菜生产大省;猕猴桃、火龙果、刺梨等产业居全国前列;生猪、食用菌等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在纳雍县,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品牌推广,滚山鸡“滚”出了一片大天地,销售额突破亿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明星产业。

  在剑河县,从“舌尖菇”到“致富伞”,从菌种研发、生产、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一朵菌菇串联起一条产业链,一路领“鲜”。

  农产品加工业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贵州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迈进。

  位于安顺市西秀区的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通过日产能40万份的酸汤系列产品生产线,一方面解决了当地1000余人就业,另一方面帮扶1998人,带动1万多户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

  南山婆以“产业驱动、产销联动、持续带动”的助农模式,带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帮助百姓持续稳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多年前的“提篮小卖”、卖“农字号”“原字号”产品,到近年来全链条、新业态加快发展,贵州乡村特色产业呈现新趋势:从发展产品向发展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

  从随风摇曳的刺梨金果到享誉全国的贵州茶园;从红红火火的贵州辣椒到营养可口的猕猴桃……贵州田野焕发新活力。贵州将持续巩固提升特色产业,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金元宝”,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夯实基础。(记者 吴传娟)

[责任编辑: 吴雨 谢素香]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5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