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贵州省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稻油轮作”基地,收割机隆隆作响,来回穿梭于枯黄的油菜田间,在人机协同下,村民们有序的抢收油菜籽,一片繁忙景象。
在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稻油轮作”基地,收割机正在收割油菜籽。(无人机照片 吴啟萍 摄)
“收割机动作很快,这个坝区的油菜预计三天左右就能收割完,油菜收割完后,就要紧接着打田栽秧。”村民杨名兴说,为方便收割机作业,前期将田埂边倒伏的油菜进行割杆堆放,并对部分早熟的油菜进行人工采收,现在用收割机收割集中连片成熟的区域,割油菜、脱粒、除杂一体化,比传统收割方式效率翻了几番。
在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稻油轮作”基地,收割机正在收割油菜籽。(吴啟萍 摄)
天马镇平均海拔将近800米,农作物生长周期相对缓慢,收割机作业能弥补农忙时节人手不足的劣势。“我算了一下,通过收割机收割油菜,每天只需要7人左右配合1台收割机装运,以及拿去烤棚烘干入库,每亩的采收成本在90元左右。”天马村油菜种植大户王子林细细地算着经济账,现在家家户户都处于农忙时期,务工人员稀缺,自己种植的300亩油菜,如果不采取机收的方式,不仅影响下一步打田栽秧,人工成本也会大大增加。
在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稻油轮作”基地,村民杨名兴(右)在装运油菜籽。(吴啟萍 摄)
国以粮为安,民以食为天。“为确保粮油安全,最大限度科学利用优质土地,天马镇各大水稻坝区全部实行秋冬季种植油菜、夏秋季种植水稻的‘接茬轮作’模式。”天马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冉光俊说,2022年种植的8350亩油菜全部收割后,2120亩水田将用于发展水稻制种产业,其余水田全部种植优质稻。
在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稻油轮作”基地,村民们正在对早熟的油菜进行人工脱粒采收。(无人机照片 吴啟萍 摄)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从传统耕牛犁田、镰刀收割到机械化耕作是时代的进步,是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结果。天马镇5大坝区6030亩土地全部进行了集中整治,将小块的旮沓地连成了大块田地,并完善了机耕道和排灌水渠,通过党建引领,将土地流转到村级合作社,再“反租倒包”给种植主体,便于产业发展规模化实施,为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条件。
在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稻油轮作”基地,培育的水稻秧苗长势良好。(吴啟萍 摄)
“广泛使用农机才能不误农时,天马镇土壤肥沃、土地集中连片,‘稻油轮作’是确保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天马镇党委书记吴钦明说,在农机助阵下,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烤烟与蔬菜、中药材与高粱等作物也能抢抓时节,进行高效轮作。
岑巩县天马镇天马村“稻油轮作”基地。(无人机照片 吴啟萍 摄)
据悉,天马镇现有大型翻犁机14台、大型收割机2台、小型翻犁机5台、微耕机689台,并成立了1支农机专业服务队。大片的坝区就用大型农机,小块的田地就用小型农机,农机的使用加速了产业发展现代化,也确保了各产业之间“接茬轮作”无缝衔接。(吴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