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乌蒙“数字小院”孕育新力量

2023-06-06 10:49:00  来源: 贵州日报

  巍巍的乌蒙高原,有这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数字小院”,一群职校学生在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培育下,走进乡土中国深处,“自找苦吃”,下地能干农活、坐下能写代码、登台可侃侃而谈。

  连接市场,连接世界,连接未来,“数字小院”正在把大数据这一重要音符融进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进行曲。

  暮春时节,来自云南开放大学的48名老师,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螺蛳村“数字小院”。下午3时,“数字小院”内,杨黎、陈萍等学生娴熟地介绍“数智学徒”项目,不时赢得参观团的掌声和惊叹。

  与普通学生相比,这群学生显得有些狼狈——鞋子和衣服上沾着不少泥土,晒得黑红的脸流着汗珠。

  “……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我们的衣服比较脏,这是因为我们刚从地里干活回来。”陈萍完成对项目的介绍后,一句话破解了来访者对同学们略显“邋遢”外表的疑惑。

  在这之前,杨黎和七八名同学都在“数字小院”周边平整土地。自从流转了这片30亩的土地后,除草、翻土、起垄……他们已经陆续干了1个多星期。

  听完同学们的介绍,云南省开放大学统战部工作人员赵一璇感触良多:“今天很受震撼,作报告的竟然是一群职校学生。他们不仅专业而且成熟,对大数据的应用掌握得十分透彻,给我们很多启示。”

  当天下午,“数字小院”与银行的融资谈判也同时进行。另外一路同学则跟随陈老师前往银行,上了一堂关于融资谈判的“金融课”。

  孩子们口中的陈老师,是致公党中央十六届农业农村委委员、毕节市政协委员陈德晖。

  “首先要把手弄脏。”陈德晖在带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社会练兵的机会:“无论是产业数字化,还是基层治理数字化,都要沉到一线,去看看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否解决现有问题。”

  这个下午,这些职教学校的学生以“C位”扮演着项目路演、参观接待、融资谈判等角色,这样的场景在“数字小院”时常上演。

  连接市场——

  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新载体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统一战线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加大对毕节帮扶力度。

  2019年8月,致公党中央将朱昌镇双堰社区作为乡村振兴试点,委派潘之源到社区担任第一书记。面对优良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水源、富含矿物质的土壤,潘之源决定带领居民打造智慧生态养殖基地,并建立产品品质追溯体系。

  曾在福建省宁德市下党乡开展智慧养鸡项目,并入围“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的致公党党员、福建宁德横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晖,对这一想法非常认同,并从福建带来20来人的团队,驻扎毕节开发“智能化鉴溯鸡舍”系统。

  基地管理人员通过智能系统中的CVT(可信视觉跟踪),对养殖圈舍的温度、湿度等进行智能控制,同步拍摄鸡舍食料变化和鸡的活动情况。饲养员每天除了早晚投食之外,还可以借助感应器遥控喂养,变身“云上农夫”。

  在帮助双堰社区打造智慧化生态养殖基地的过程中,原本打算捐一套智慧化设备就走的陈德晖也陷入了思考:广袤的西部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迈向现代化?

  长期从事分布式仿真行业研究的陈德晖,敏锐地捕捉到了破题思路——利用大数据服务山地特色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此作为青年学生成长实训的“战场”,培养出一批既懂大数据又懂产业,并且对家乡抱有深厚感情的新型复合人才。让他们一边服务家乡的特色农业,一边为东部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提供外包服务,在推动西部乡村振兴的同时,助力东部降本增效。

  于是,陈德晖留了下来,成立了毕节横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致公党中央和广州天河区提供的项目、资金、智力支持下,在七星关区朱昌镇螺蛳村建立“数字小院”,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这也是“统一战线参与+东西部协作”共建帮扶模式的一个典型基地。

  为了培养出具备数字化与“三农”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毕节横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探索开办乡村振兴数字化创新班。通过在技术与组织形式上大胆创新,把“先进信息技术技能训练”与“生态资源数字孪生建设”相结合,依托“数字小院”,创新探索“村、校、企”人才共育新模式,探索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路子。

  “乡村振兴数字化创新班实施以来,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践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自身寻求发展的意识增强了。”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高守军说,学校将对这种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更好地为毕节打造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作出贡献。

  “朱昌镇双堰社区智慧养鸡项目便是创新班70余名同学的实训基地。”陈德晖介绍,项目运行三年,取得了较好社会反响。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陈德晖建议全面向订制农业方向转型,让订鸡蛋就跟订牛奶一样寻常。

  陈德晖介绍,“目前,我们除了成立毕节横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还成立了毕节拓空信息技术合伙企业等公司,不仅带着孩子们运作,还让他们变成股东。等他们成熟了,这些公司就交给他们去运营。”

  “现在,我们承接了包括毕节,以及重庆、福建等地的信息化项目。去年,孩子们已经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近10万元。”陈德晖介绍,大家拿出5万元流转了“数字小院”周边的30多亩土地,进行土地肥力改造和生态修复。此外,他们还将在地里埋上土壤传感器,检测土壤水分、温度等信息。

  除了生态农业,“数字小院”还在开展基层治理数字化建设服务,如“数智朱昌”建设。

  “数字中国框架出来了,但是每一个具体基层单位搞数字化,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数字化成本问题,第二个是要有人长期在一线去维护更新。”在陈德晖看来,创新班培养了一批可以在当地长期服务的人才,并以教育成本对冲了地方信息化成本。

  连接人——

  高职院校与东部企业共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是毕节试验区开启高质量发展的一把“密钥”。

  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有许多候鸟般迁来迁去的打工者,以致于父母孩子相隔千里。一些乡村少年不爱读书,丧失了源于兴趣和志向的内生动力。

  “来到创新班之前,我经常刷短视频、打游戏打发时间。”今年21岁的杨黎来自平塘县,虽然选择了热门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但上了半学期,依然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很迷惘,成了同学口中的“社恐”。

  事实上,一点也不“社恐”的陈萍与杨黎也有同样的困惑。

  “我们是大专层次的院校,社会认可度不高。”来自大方县的陈萍曾经很不愿意来职院就读,“读三年出来依然要出去打工,何必浪费时间?”

  但很快,创新班让他们的人生发生了转变。

  对于如何让孩子们“迷上学习”这件事,陈德晖有一套“秘诀”:“学知识,想用的时候动力才足。有了动力和方向,有一个隐约可行的路径,就要让他们不断去尝试。”

  同学们的困惑,也是职校奋力突破的方向。2018年以来,毕节投入职教建设资金48.5亿元,初步构建起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体,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广州港集团、广汽集团等18家企业,携手广州番禺职院等7所院校联办53个“订单班”,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与东部企业共育新模式。

  在该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刘松立看来,高职院校与东部企业共育新模式,逐渐破解了传统教育模式培养人才和企业所需人才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

  “对于人才的培养,我们有一个具体的方案,称为‘数智学徒’计划。”陈德晖介绍,“毕节传统外出务工的比重很大,会带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转型。”

  作为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数智学徒”计划需要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是数字化创新教育阶段,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对产业及产业要素有一些基本了解;

  第二个是社会服务练兵阶段,主要检验学生所学技能到底有没有用,沉到一线去了解信息技术能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个是产业援建阶段,利用西部的人力资源优势,让这些既懂技术,又能在一线实操的同学,帮助东部发达城市产业进行数字化建设;

  第四个是数智归根阶段,也是最核心阶段,让年轻人在西部“数字小院”里挣到东部产业升级的钱。

  “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每晚8点,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陈德晖一定会出现在创新班的课堂上。他还邀请了商业创新领域学者、人工智能博士、创新创业专家、视频平台的大V等,与学生线上线下交流。

  在创新班学习一年,陈萍成为毕节横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最多学生,同时出任法人。从最初的玩世不恭,到现在“一心搞事业”,陈萍认为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看得懂新闻了,“以前我不喜欢看新闻,枯燥、看不懂。现在看到乡村振兴有关的内容,我会热血沸腾。因为,我们正在为朱昌镇政府做‘数智朱昌’等项目。”

  认知的改变,是激励学生们不断自我突破的最大动力。

  原本内敛不够自信的杨黎,在这里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平台,缜密的逻辑思维让他脱颖而出。去年,他带队参与科技部举办的“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获得了职教组第六名的好成绩。

  在创新班,陈德晖按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设计了发展定位:在项目中兼任法务、财务和人资三个角色的同学沉着冷静,担任生产厂长的同学具有很强的实操能力和应变能力……

  除了注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连接世界,也格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情商等方面的培养。

  22岁的梅大江来自七星关区双山镇,去年5月进入创新班,人长得帅气但被戏称为“钢铁直男”。经过几个月的团队协作,他意识到工作是群策群力的结果,逐渐与小伙伴们打成了一片。

  在这群学生中,彭艳分的变化最让陈德晖感叹。这位来自赫章县银山社区的姑娘经历很坎坷,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去年爷爷和父亲同时去世,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创新班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她拥有了“走出绝望的力量”。

  见到记者的前几天,她代表“数字小院”在家乡银山社区做了一件“大事”,帮助搭建“党建+积分”台账系统。

  变化是不知不觉的,也是深刻的。

  这个“深刻”在于大家认识到,国家的发展进步和个人的成长成才紧密相连。

  关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同学们的感觉是一样的——

  “以前,对报告认识不深刻,现在可不同了。我们能体会到,自己并不是微不足道的人,我们在做的也不是微不足道的事。报告里那么多字眼和我们紧密相关: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创新驱动……”

  一年多来,将这群学生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还有朱昌镇的党委副书记曹剑和附近的村民。

  在“数智朱昌”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曹剑惊讶地发现,所有事情均由这群学生配合完成。他们分工明确,逻辑严谨,用了3个月就将系统开发成型,“很难想象这是一群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动手能力非常强,这说明他们实实在在地学到了本领。”

  周围的村民也将这一群吃苦耐劳的孩子看在眼中,他们会到田间指点孩子们怎么种地,还不时给他们送去自家的鸡蛋。

  去劳动,去学习,去改造自然,也改造自己,每个孩子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未来可期,道阻且长,站起来,走过去,走了再说。”

  青春逐梦,他们的学校是大地和山川。

  连接世界——

  信息技术与“数字小院”孕育新力量

  2001年陈德晖参与了“数字福建”建设,任“数字龙海”项目经理。“从这个项目中我第一次学习到,信息化可以让治理越来越透明,让整个社会越来越阳光。”陈德晖说。

  机缘巧合之下,他曾在宁德下党乡做了一个数字化养殖项目,把老百姓组织起来,针对孕妇群体提供土鸡蛋和土鸡的订制服务,用无公害的方式养殖,用数字化进行市场牵引。

  2019年,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首次发布“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全国30家企业入围。陈德晖团队成为唯一入选的小微民营企业,“我们的精准扶贫虽然体量不大,但是模式新颖。”

  也因为这个项目,被致公党中央关注到,这才有了陈德晖与毕节的结缘。

  陈德晖说,自己未来的目标是做农村“在地化”的分布式仿真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支撑,需要各行各业的知识,需要把各种要素交织在一起,才能完成对社会的仿真,对产业的仿真。

  贵州的人力资源优势、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优势,都构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大量去东部务工的人,如果能够留在本土从事信息化产业,无论是经济层面、社会层面,还是文化传承都是有益的。

  “信息化是需要相对平等、足够大规模,而且大量依赖分领域知识进行综合集成的生产劳动方式。我们认为,可以从信息化赋能和乡村振兴的实践角度,探索共同富裕的路径。”陈德晖说。

  有人问陈德晖,整个项目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一定是这些孩子。”陈德晖说。

  那些随口说出“人机共轭”“从认识世界到向AI表达世界”的职校生,在放眼世界的同时,又不约而同地说,要带着数字化技能回到家乡。

  这正是“数字小院”的初衷与追求——

  通过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人才培养和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培养富有生态理念,对家乡抱有深厚感情的新型复合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贡献更多力量。(记者 谢朝政 马红梅 冯相清)

[责任编辑: 王雪松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7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