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绿水青山白云间 生态发展正当时

2023-06-07 17:14:59  来源: 贵阳日报

绿水青山白云间 生态发展正当时

——白云区恢复建置五十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绿色生态篇

▲俯瞰泉湖公园。记者 覃伟 摄

▲经过综合整治提升后的七彩湖公园。记者 覃伟 摄

▲白云区组织小朋友参加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记者 梁婧 摄

  夏日的白云区,群山叠翠、草木丰盈,各个生态景区、城市公园里山水相依、游人如织;林下种植、林下采摘、森林康养等项目加快发展;辖区各林区、河段、湖库等强化巡查保护,林长、河长立足岗位、尽责履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成为当下白云人的发展共识。

  从一铝独大的传统工矿区到生态宜人的产业新城,白云区始终把生态底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近年来,白云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快绿色转型,着力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营造生态文明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着力用生态“底色”描绘高质量发展的“绿色”。

  着力完善生态体制 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夏日的白云区麦架河河道两岸植被茂盛、河水清洌,河中央不时有水鸟扇翅而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跃然眼前。一旁,白云区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谢天歌和黎小清正在对辖区麦架河新村村段开展沿河督查巡查工作。

  白云区共有16条河流、17座湖库。其中,麦架河是全区水流量最大的河流。近年来,白云区实施了一批环境治理工程,包括白云区粑粑坳片区污水治理提升改造项目、麦架污水处理厂项目、麦架河截污工程治理项目等,一条条“臭水沟”变成如今的清水河,大大提高了区域水环境质量水平,呈现出一条条靓丽的风景线。“区级河长巡河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区级责任单位、乡级河长每月巡河不少于一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一次,区里还开发了‘智慧白云-清清河道’应用系统及时提醒各级河长巡河履职。”谢天歌说。

  生态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白云区恢复建置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也不断加强。白云区坚守生态底线,紧紧围绕省、市各级工作部署,从严从实、保质保量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环保设施网络不断夯实。白云区大气、水、噪声、土壤、固体废物、辐射等方面环境管理均完成网络化建设,建成投用城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环保设施。

  环境保护执法不断加强。成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及监测队伍,围绕环境执法、大气环境、固危废规范化管理、环境安全风险等方面严格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巡查排查,全天候守护生态环境。

  在此基础上,白云区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等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2022年环境指标为例,白云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6%;城市声功能区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100%,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100%;麦架河、小湾河、宋家冲河流域治理成效持续巩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加强靛山、青山等生态修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5.8%。

  今年是白云区恢复建置五十周年,该区将紧扣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完善生态体制,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以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牢牢守好两条底线 共建共享公园城市

  湖面上白鹭翩翩飞舞,湖岸边植被错落有致,不少市民在沿湖步道上休闲漫步……如今的白云区七彩湖公园处处可见生态和谐的画面,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个“臭水塘”。

  七彩湖属麦架河支流高山河上游,流域面积约5.14平方公里。随着周边城镇发展、人口越发密集,截污管道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污水蔓延至内湖,滋长浮萍。“水体臭、蚊虫多、有油污。”回忆起过去的七彩湖,住在附近的居民王贵菊直摇头。

  2017年5月,白云区启动七彩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景观打造”的要求,白云区对七彩湖实施了湖底清淤、改建环湖截污管、新建污水处理厂、景观打造等工程,完成清淤15.26万立方米,建成环湖截污管网1.56千米、排洪渠892米,配套建成处理能力为2万立方米/天的半地埋式污水处理厂。

  2018年12月底,七彩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在此基础上建设的人工湿地生态景观公园七彩湖公园也于2019年5月对外开放。从一个人人怨声载道、避而远之的“臭水塘”蝶变为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城市生态公园,七彩湖成为白云区坚持生态优先、回应民生诉求、推进绿色发展的范例。

  不止七彩湖公园,市级示范性公园泉湖公园也是白云区还湖于民、还生态于民的典范。2016年5月,白云区对原本脏乱差的泉湖片区进行综合性治理和提升改造,以当地自然资源为依托,建成集生态休闲、体育健身、文化体验、商业开发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080亩,其中,水域面积205亩,绿化面积750亩,2017年元旦节对外开放。2019年底,泉湖景区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白云区生态城市文化旅游的又一新名片。

  公园是一座城市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白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中心业务二科科长毛娅玲介绍,近年来,白云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市委、市政府“千园之城”工作的安排部署,围绕“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大力推进园林绿化和公园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

  一个个公园建成开园、一块块绿地共享开放,白云区构建起涵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为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需求和期待。截至2022年底,全区城市绿地面积总量达2256.2公顷,呈逐年递增趋势;在全区原有34个公园的基础上,2016年至2020年建成各类公园83个,截至2022年,全区共有各类公园117个。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 加快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今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贵阳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其中,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中车贵阳车辆有限公司皆来自白云区。

  作为白云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引进的重点企业,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自建设以来就以低碳、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设计和开展项目建设,从绿色原材料应用、工艺绿色化设计、先进装备使用、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实现对汽车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

  “我们装备了行业领先的生产线,高精度、高附加值,能进一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如发动机装配完成后进入测试环节,以前是用热试技术测试,现在工艺改进,用冷试技术测试,可降低能耗30%左右。厂区还运用了大量变频技术,通过高效的变频节能型空压机节省用电量,通过水循环系统把中水用于园区灌溉,能有效帮助企业节能减排。”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副总监、技术质量部高级经理陈文定说,企业还专注产品研发和技术研究,目前,产品可以达到43.32%的热效率、40%以上的节油率,进一步推进产品绿色化。

  另一边,白云区绿色生活行动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中。泉湖街道优品城邦社区与贵州商学院联合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敲门行动”,进家入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传播垃圾分类理念;云城街道围绕“党建引领垃圾分类”的主题开展社区干部擂台比武活动,社区干部互比互学、创优争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都拉营街道组织社区党支部书记、小区物业人员、保洁员等走进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场所参观学习,提升绿色环保意识……在白云区,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建共享绿色生活的文明氛围越发浓厚。

  不管是经济发展领域还是社会治理领域,绿色发展理念正在成为白云区的全民共识。近年来,白云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行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能降碳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向绿色化转变升级。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今年初,白云区制定出台《白云区以绿色经济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将坚持生态优先,聚焦“增绿、降碳、节能、环保”,大力实施“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文明”四大绿色行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全力建设绿色生态省会城市新中心。

  市民连线

  我来白云区生活快四十年了,家里两代人都在铝厂工作。刚来白云的时候,感觉这里基础条件差,因为是工矿区,马路都是灰蓬蓬的,空气不太好。这些年,国家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白云区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美。特别是近几年,我家旁边建起了泉湖公园,有山有水空气好,我现在每天都要去泉湖公园早锻炼走两圈。——白云区泉湖街道居民刘明华  

  我去年从贵州商学院毕业以后就留在贵阳工作了。在白云区读了四年书,我挺喜欢这里的。以前读书的时候经常去麦架河边骑车、散步,也参加过几次学校组织的巡河志愿服务活动。白云区是一个有潜力的新兴城区,我很看好白云的发展,希望以后可以在这里安家落户。——白云区云城街道居民周可欣

[责任编辑: 邓娴]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75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