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毕节:青山绿水间奏响高质量发展时代壮歌-新华网
贵州频道返回首页
>>正文

聚焦高质量发展|毕节:青山绿水间奏响高质量发展时代壮歌

2023-07-18 14:20: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7月18日电(卢志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美丽乡村生态宜居,特色产业风生水起……葱茏夏日,黔西北大地尽显一派生机。

  大山中的化屋小学(无人机照片,2022年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5年前,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拉开了乌蒙山区各族儿女鏖战贫困、奋进小康的浩荡征程。35年后的今天,开启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新征程的贵州省毕节市,在青山绿水间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壮歌。

  城市蝶变满目新

  近年来,毕节市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地方发展的重要引擎,围绕城市更新、小城镇建设及生态建设等工作,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以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和地下管网改造“四改”为重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是毕节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实施过程中,毕节坚持“微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原则,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勾勒出了美丽新毕节的城市形象。

  毕节市七星关区南部新区(2022年8月7日摄)。新华网发(聂宗荣 摄)

  在七星关区,金海湖公园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这座总占地达1万亩的公园是毕节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以前我只有在马路上跑,现在可以去公园里跑了。”家住金海湖公园周边的市民孙斌是个跑步爱好者,公园建成后,每天下午下了班,他都要在公园里跑一圈。

  近年来,毕节市建成了七星关区南山公园、金海湖公园、凤凰山公园等各类公园近百个。基于城市绿地数量增加和城市污水管网的完善,毕节市还被确定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织金平远古镇夜色(2020年7月4日摄)。新华网发(聂宗荣 摄)

  老城焕新,新城崛起。目前,毕节市将构建以七星关区—大方中心城区为发展极核,黔西、威宁两个城市副中心为支撑,赫章、纳雍、织金、金沙为主要节点的城镇体系。推进七星关—大方同城化,加快建设骨干路网,增强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聚集能力,打造黔滇川省际交界区域重要节点城市。

  乡村振兴阔步行

  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地处乌江源流域。过去的海雀,村民们多数住着茅草房,人畜同居,极度贫困,森林覆盖率不到5%,水土流失严重。

  经过当地干部群众30多年的努力,海雀村曾经的荒山秃岭已成“万亩林海”,林地面积达1.3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5%上升到现在的近80%。绿了山头富了民。如今,海雀村里的烂泥路变成了柏油路、水泥路,“杈杈房”变成了小洋楼,多半人家购买了小车。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18000余元。

  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地处乌江支流六冲河畔。曾经的化屋,被悬崖峭壁阻隔在大山之中,“山高石头多,出门靠爬坡”,“手扒岩”是村民出行的唯一方式。

 威宁自治县雪榕集团食用菌菇生产基地(2019年10月19日摄)。新华网发(聂宗荣 摄)

  新时代十年,在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下,化屋村实现巨变。山绿了,路通了,人来了。这两年,大批游客涌入化屋村,这个偏远的苗家小寨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原生态的山与水,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借旅游之势,化屋村的特色苗绣、农家乐、民宿、黄粑等产业风生水起。2022年,化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

  一江孕育的化屋与海雀,是毕节书写反贫困答卷上浓墨重彩的两笔。如今,沿着条条通途,一幅幅村美业兴的毕节“乡村新版图”跃然眼前。

  依靠“天上花海”景区,韭菜坪山脚下的赫章县兴发乡中营村旅游产业正兴;借力农业科技,黔西市洪水镇新桥村水稻实现高效种植;利用森林资源,织金县三塘镇林下食用菌产业已然成势;立足当地资源特色,纳雍县羊场乡河滥沟村形成“养猪——养蚯蚓——种茶”的循环种养模式……

  黔西市中坪乡营盘村依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8月9日摄)。新华网发(聂宗荣 摄)

  与此同时,黔西市林泉镇、织金县马场镇、七星关区朱昌镇纷纷通过粤黔协作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个个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让毕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从昨日走到今朝,从今朝迈向未来,演绎在黔西北高原的每一帧发展画面,都印证着:毕节乡村,苦瘠不再,新程已启。

  特色产业乘风起

  车行乌蒙山,处处可见高耸的风力发电机站立在山脊;飞阅黔西北,数以万计的光伏组件装点着青山。

  从贵州省第一个投产的风电项目——赫章县韭菜坪风电场(装机8.4万千瓦),到贵州省第一个投产的光伏发电项目威宁自治县平箐光伏发电站(装机3万千瓦),再到日前全容量并网发电的黔西定新农业光伏发电站项目。乌蒙大地的好“风光”,正源源不断为毕节高质量发展“赋能”。

 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塘镇的贵州金元梅花山农业光伏电站(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截至目前,毕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14万千瓦,较2016年增加374万千瓦。2022年发电量77亿度,装机和发电量均居贵州省第一,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走进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巍巍群山环抱着鳞次栉比的厂房,纵横交错的工业大道上车水马龙,现代制造业展现一派发展气象。

  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是开发区一家从事LED灯丝光源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毕节市第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和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在联尚科技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进行芯片分选、固晶、焊线、点胶和包装,各条生产线繁忙有序。自2015年落户毕节以来,公司建成150条世界领先的全自动LED灯丝封装生产线,拥有员工170余人。

  在贵州幸福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生产线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一个个新能源锂电池经过搅拌、涂布、制片、对辊等22道工序后,被运往各大市场销售。随着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锂电产业项目落地,毕节加速形成锂电池产业集群。

  绿色发展全面推进,转型升级正当其时。根据矿产资源禀赋和人力资源优势,毕节还引进了长通新能源、清华同方计算机、致福光谷等代表性项目落地,现代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刘昌馀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