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22日电(周远钢)近年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的统一部署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三部(器官移植科)主任张毅带领团队勇于创新,勤学苦干,让更多濒临死亡的危重病人“重获新生”,为贵州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毅(右二)在开展手术。新华网 周远钢 摄
团队协作让危重病人“重获新生”
9月16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外科大楼的手术室内,今年50岁的张毅身穿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精神饱满,动作娴熟地操作手术器械,和团队成员争分夺秒地进行肝移植手术,让病人“重生”。
“器官移植需要抢时间,从肝脏、肾脏取下的那一刻算起,要在12小时内安装到患者身上,越短越好。”张毅介绍,作为一名移植医生,大部分工作处于急诊状况,只有少部分器官由亲属捐献,可以有计划地开展手术。
“做一台肾移植手术,一般要3小时左右,做一台肝移植要6小时左右,还不包括麻醉准备的时间,手术后,要等患者病情平稳后才能回ICU病房。”张毅说,对于移植手术而言,团队合作尤为重要。“不仅要求移植团队有着高超的技术,还要求麻醉、重症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团队都要强大,才能够很好地把手术完成。”
张毅(中)在开展手术。新华网 周远钢 摄
2018至今,张毅带领贵州省人民医院移植团队已成功开展肝移植254例,其中242例术后顺利康复出院,3年存活率约80%,居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地位。率先开展贵州省内第一例劈裂式肝移植、儿童肝移植及肝后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联合左半肝自体肝移植术。肝移植技术已成为贵州省人民医院一种常规开展的救治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让贵州病人远赴外省寻求肝移植手术成为历史,节省了治疗和交通费用,让更多的病人及其家庭获益。
2018年8月,张毅获贵州省第二届“百名优秀医生”称号,被命名为“外科能手”。
“肝移植成功率约在95%左右,肾移植的成功率在98%以上。和全国那些大的中心比,我们医院移植手术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手术的技术难度和成功率已经和国内顶级医院没有差距。”张毅介绍,贵州省人民医院移植团队自2021年7月开展肾移植手术以来,先后成功完成了肾移植手术260余例。
如今,贵州省人民医院移植团队已拥有开展活体成人和儿童肝移植、活体成人和儿童肾移植、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肝肾移植等多项先进技术,器官移植这一高、精、难手术已成为常规。
张毅表示,随着等待器官移植手术的患者日益增加,器官捐献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我国乃至世界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随着文明的进步、捐献意识的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中来。”
张毅(右一)和科室团队讨论。新华网 周远钢 摄
攻坚克难传递人间大爱
“器官移植来源主要是器官的捐献,这离不开捐献者包括他家属的这种大爱。”从医近30年来,张毅见证了一幕幕感人瞬间:既有伟大的母爱传承,又有夫妻间真爱的见证和儿女对父母的反哺之爱。
2019年8月22日,张毅带领团队开展了贵州省内第一例儿童亲属活体供肝肝移植,由年轻的母亲捐献左肝,移植给8个月大的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女儿,手术非常成功,捐献左肝的母亲术后1周就恢复出院;行肝移植手术的女儿术后3周出院,目前移植肝功能良好,已正常上幼儿园。
此后,张毅带领团队又再次成功开展了1例亲属活体供肝儿童肝移植(母亲——女儿)和3例亲属活体右半供肝成人肝移植(母亲——女儿、丈夫——妻子、女儿——母亲),目前所有捐肝者和肝移植受者均恢复正常生活。
张毅(右一)和科室团队讨论。新华网 周远钢 摄
自2019年8月20日张毅带领团队开展贵州省内首例劈裂式供肝肝移植以来,已相继开展劈裂式供肝肝移植10余例。其中,劈离的右肝给成人、左肝给儿童9例次,劈离的左、右半肝均给成人1例次,成功实现了“一肝二受”,有效缓解了供肝短缺的矛盾,挽救了更多的重症肝病患者,让供肝捐献者的“大爱”得以延续。
临床工作中,张毅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支持下,带领支部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为部分移植及家庭困难患者排忧解难。目前已为5名儿童肝移植患儿及部分家庭困难的移植患者申请减免费用100余万元。
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名单及各国家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名单,贵州省人民医院5名专家入选。其中,张毅当选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将更好地助力贵州省医疗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作为外科医生,能够把病人的疾病解除,看到他恢复出院,还是有很强的成就感。”张毅表示,从医以来,自己越来越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我会努力学习新的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