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赤协同推进“以竹代塑”发展助力绿色消费-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金赤协同推进“以竹代塑”发展助力绿色消费

2025-01-02 16:34:12  来源:赤水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赤水市立足132.8万亩竹资源优势,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紧紧围绕竹林资源培育、竹材精深加工、产品创新升级、市场渠道拓展等四方面,聚力深耕“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助推竹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迈步走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径。

  珠海市金湾区援建项目——赤水市两河口镇大荣村竹原料切片厂。

  分级分类做优资源培育。赤水市严格按照“低改为主,新造为辅”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低产竹林改造、丰产竹林培育等重点项目工程,着力提升竹林资源综合效益,不断夯实竹产业发展基础。为切实破除远山竹林运输难题,金湾区、珠海经开区投入协作资金1313万元,帮助赤水旺隆镇、葫市镇等多个乡镇修建竹产业路35.81公里,补足建强前端供应短板。目前,全市年可采伐楠竹1500万株、杂竹100万吨,竹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90亿元。

  贵州兴常美竹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竹原料生产的筷子、刀叉、餐盒、酒托等一次性快消品。

  龙头引领完善产业链条。赤水市成立竹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先后引进上海泰盛集团、新锦竹木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竹纤维、竹制品等关联产业发展,今年累计引进广东省“以竹代塑”企业(项目)3家。为切实帮助赤水建立完善从原竹加工到竹材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金湾区、珠海经开区累计投入项目资金超1.21亿元,在赤建成竹笋加工厂2个、竹原料切片厂5个,累计培育发展生态竹木循环企业155家,工业总产值28.6亿元。

珠海援建的旺隆镇富顺村向家沟九条岭竹产业路。

  聚力创新推动产品升级。赤水市依托贵州省竹产业研究院,与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大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方式,创新“以竹代塑”产品研发。目前,已推出竹家具、竹建材、竹日用品和竹制包装等3大类12小类100余个“以竹代塑”产品。围绕“以竹代塑”产业发展,赤水市先后从广东省引进贵州竹塑、东莞绿保等目标企业,研发生产酒托等纸浆模塑包材,为本地酒企合作供应酒托产品超2万个,推动“竹”“酒”产业协同发展。

贵州竹产业发展大会现场。

  巧借平台拓展市场渠道。赤水市以承办贵州省竹产业发展大会、全竹高值化利用暨纸浆模塑推介会等活动为契机,加大“以竹代塑”产品市场推广力度,强化产销对接,引进“以竹代塑”企业30余家,推动“竹王”品牌家具、建材等产品畅销日韩等国。同时,金湾区、珠海经开区投入协作资金在赤新建中国竹产品交易中心,打造出集非遗、会展、文创于一体的综合交易平台,集中展示展销以竹代塑、非遗文创等千余种竹产品。自2023年4月投运以来,带动竹产品销售180余万元。(来源: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赤水小组)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