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珠澳大桥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再到“南海奋进号”等诸多“国之重器”,其上使用的钢丝绳来自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钢绳的底气与竞争力源自一次次技术创新与突破。自1966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多项技术成果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多项空白。
“公司地处‘转折之城’遵义,这激励着我们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陆萍说,58年来,一代又一代贵州钢绳人艰苦奋斗、实干拼搏,深耕主责主业,解决了许多“卡脖子”难题,使公司在国际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根钢丝绳牵引国之重器“上天入海”,“中国天眼”凝望宇宙奥秘,“万桥飞架”铺就“高速平原”,数字经济风生水起……翻开贵州科技创新发展史,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如星辰般璀璨,照亮了贵州科技发展征途。
时间回溯,新中国成立前,贵州农业科技基本一片空白,全省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在贵州开始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贵阳成立,大批科技人员来到贵州,随着航天、航空、电子等工业基地的建立和冶金、机械、化工、水利电力等一批项目的实施,极大增强了贵州科技实力。
1978年7月,贵州省科学大会召开,全省迎来科学的春天;1995年,作出《关于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的决定》;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系列战略规划在黔贵大地落地实施,科技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全省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
在黔南州平塘县秀美的群山深处,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持续观天,接收从宇宙深处发射而来的电磁信号。
1994年,“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放弃国外高薪工作毅然回国,决心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他说,“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挺想试一试。”
历经20多年论证、立项及艰苦建设,这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自2020年1月11日正式开放运行以来,正在让人类看到更深远的星空。
如今,FAST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监测到的脉冲星数量超1000颗。
锰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无锰不成钢”。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表示,过去国内保有的锰矿总量匮乏,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1981年,17岁的周琦加入贵州省地质局103地质大队,开启了他40余载的寻“锰”之路。
过去,国际学术界一直认为锰矿大规模成矿是外生沉积作用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由于黔东等地区“露头”的锰矿床发现殆尽,这一理论已难以指导“隐伏”的锰矿找矿。
1999年,103地质大队承接了原国土资源部下达的“贵州铜仁-松桃地区锰矿资源调查评价”重大项目。在此背景下,周琦带领团队长期攻关,创立了全新的锰矿喷溢沉积成矿新理论和隐伏新类型锰矿找矿预测关键技术体系。
运用这一理论成果,周琦团队在铜仁松桃发现探明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实现我国锰矿地质找矿有史以来的最大突破。
当算力为现代农业装上“数字引擎”,推动工业“智改数转”,催生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用数字描绘的现实越来越清晰。
仅1秒钟,在有着贵州“最强大脑”之称的贵安超级计算中心,数据就运算了3亿亿次。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作为新生产要素的核心,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八大节点之一,贵州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全力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目前,全省算力产业规模超百亿元。
1:250万月球全月数字地质系列图、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主动反射面技术创新与实践、防治稻麦恶性杂草的新型除草剂创制与应用……在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领域,贵州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贵州在磷化工、煤化工、铝及铝加工、锰产业、钠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航空发动机等重点领域攻克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贵州逐渐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差异化创新路子,科技创新产出不断扩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专利授权22149件,是1986年的1166倍,1987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21.0%。其中,发明专利由1988年的1件提高到2023年的4712件;发明专利占比由1988年的0.9%提升到2023年的21.3%,提高20.4个百分点。(记者 袁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