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探索培养“农”香型食品专业人才-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2/20 09:50:04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探索培养“农”香型食品专业人才

字体:

  为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实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落脚点。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将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全力服务“四新”“四化”,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将食品类专业链的构建锚定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中,积极探索“量身定制”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解决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需求脱节、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整合不足、教师胜任力不强等问题,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着眼茶、食用菌、中药材、生态家禽等12个贵州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贵州1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牵引,全面推进与东部院校、省内政企行全方位合作建立教学与技术服务共同体、重构课程体系、组建双师微团队,形成了产业牵引、多元协同、团队赋能的“农”香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精准育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根据贵州农情、学情,确立了“知农情、懂工艺、强操作、会管理、能创新”五维育人目标;围绕贵州重点农业特色产业,对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岗位需求,沿着“识岗、跟岗、轮岗、顶岗”四阶育人路径,校企共研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农业特色鲜明的递进式岗位化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将产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从在校学习的准员工到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企业员工的转变,完成“学”“岗”直通。

  为实施精确育人,该院建立政校企行协同的教学与服务共同体,标准“联研”、人才“联培”、技能“联赛”、资源“联用”、教师“联训”,形成了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东西部院校多元协同行动机制。

  为实行精细育人,该院依托农业产业体系,以“产业专家、专业教师、企业工匠”共同组建“双师”教学与科技服务微团队,从学生大二选方向开始,带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落实课程教学、实践实习、资格证书、就业创业的“全程包干”培养服务,形成了“联产承包”教学新模式。

  据该学院食品与药品系主任雷阳介绍,通过不断的探索,学院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更加契合、校企合作更加紧密,近5年来,学生技能、双创竞赛等获国家级奖项9项(其中一等奖3项)、省级46项。2024年,食品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6.99%,专业对口率为83.7%;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5.11%。(记者 谌贵璇 通讯员 杨方红)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