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吒2》创造的视觉奇迹背后,贵州算力展现了其强大的支撑能力。作为中国大数据中心的核心区域,贵州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政策支持,为影片的渲染与计算提供了高效、稳定的算力保障。如今的贵州,智算占比超90%,算力产业规模跨越百亿元大关,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算力枢纽。从“东数西算”国家工程的核心节点到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聚集地,贵州正以“算力之都”的姿态赋能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致力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贵州而言,探索数字赋能民族工作的创新路径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算力经济夯实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基础。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长期以来受制于地理条件,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而算力经济的崛起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通过建设数据中心集群,贵州吸引了华为、腾讯、苹果等头部企业落地,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与就业机会增长。在黔东南、黔西南等民族地区,数据中心的运营不仅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新型就业岗位,还通过数字技术培训提升了其参与现代经济的能力。这种以算力驱动的发展模式,有效缩小了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为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奠定了物质基础。
数字文化赋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算力资源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在于其重构文化认同的深层力量。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集合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等科技手段,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将科技与景观、文化、创意有机结合,让每位到访者在科技感十足的场景中尽情体验诗意与远方,让各族游客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共享文化记忆。贵州以世居民族经典古籍为依托,推动民族古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典阅贵州》系列片,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讲好贵州古籍经典故事。这种数字化的文化共享机制,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族群界限,在技术赋能中深化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智慧治理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实践路径。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贵州创新性地将算力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以黔南州“互联网+民族团结”云平台为例,该平台依托智慧黔南大数据资源禀赋,探索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云平台建设,强化流程监管,严格平台建设规范实施,实现智能化民族工作管理、服务和大数据采集,在全国率先开展“互联网+”民族工作示范试点。此外,在云平台构建了民族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将黔南州节庆、习俗、服饰等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和共享,搭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共享互鉴平台,推动全州文化旅游、民特优产业发展。这种技术赋能的治理模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传统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显著提升了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有力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贵州正以算力为支点,助力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过将数字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深度融合,贵州不仅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范式,更在技术赋能中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体系。这种实践表明,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力可以成为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力量,而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的探索,必将为全国民族工作提供具有时代特色的“贵州方案”。当数据流淌过黔山秀水,当算力链接着各族群众,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数字新图景正在黔中大地徐徐展开。